甜甜的醪糟加米烧,就是香雪酒?
醪糟,甜甜的,营养成分很好,但酒度太低;米烧,酒度高,但缺少醪糟里的许多营养。 因此,就有了醪糟加米烧的做法,酒度高(20度左右)又保持了黄酒的口感与营养成分。这就是香雪酒吗?家乡一种做法是糖化7天后压榨过滤,加1:0.1的白酒陈酿,当相好喝。 支持,我也有此体会,糖化后加米酒,既有甜香味又有酒醇香,广东一家传统糯米酒厂就是这样酿糯米酒的,如果糖化加水,结果味道好怪的(微酸+微甜+微苦+微涩。。。。)。还是你的思路好,不少客家糯米酒也是这样酿制的。 叫香雪酒也好,叫黄酒也好,叫糯米酒也好,叫甜酒也好,叫水酒也好,只要好喝就成。 能说具体点吗?比喻醪糟糖化几天,糖化到什么程度,加多少度的酒,比例是多少,我想试试,谢谢! 糯米糖化后加白酒,让他继续发酵。最后的成品就是香雪酒。度数要比你加的白酒的度数低一点。但也有醪糟的甜。 今天把4.5斤黑糯米的醪糟加了7斤50度白酒,做实验。 好,及时向大家分享过程。黑糯米本身就不算甜,听某名厂介绍说加1:1的白酒,你4.5斤米糖化后加7斤酒可能多了点吧,到时说说香雪酒的味道、出酒量、发酵时间等。。。。。 醪糟加酒,发酵后,再蒸馏吗,,还是直接装瓶子 南方 发表于 2016-5-11 00:08
好,及时向大家分享过程。黑糯米本身就不算甜,听某名厂介绍说加1:1的白酒,你4.5斤米糖化后加7斤酒可能多 ...
正在观察:加酒差不多1天了,不见发酵气泡,如果加水的话现在已很多气泡产生了。 还有5.5斤米正在糖化,明天糖化完后加进去,再加酒到米:酒=1:1重量试试:) 惠州老字号里的故事:东江糯米酒坚守传统酿造工艺
说起东江糯米酒,老惠州人印象颇深。惠州出产的珠江桥牌东江糯米酒,半个世纪前盛极一时,成为惠州特产之一。这种用糯米酿造的甜酒,是当时不少惠州人餐桌上的常见物,后来变得难以寻觅。1997年,酿酒工人的赖彩凤和东江糯米酒的资深酿酒师傅刘定明一起,在惠城区马安镇上寮村鹧鸪岗开了间东江酒厂,他们坚守着传统的东江糯米酒酿造工艺,注册了东江桥牌东江糯米酒商标。沿用老包装,还是老味道,东江糯米酒这一老字号就这样被传承着。
珠江桥牌曾畅销省港澳
惠州出产的珠江桥牌东江糯米酒,半个世纪前盛极一时,成为惠州特产之一。几十年前,惠州人外出探亲访友,都喜欢带上几瓶东江糯米酒当礼物;外地人到惠州出差旅游,也爱捎上几瓶回家做手信。
1991年04期《食品工业》中《东江糯米酒甚受港九饮家喜爱》一文提到,惠州市粤东饮料厂生产的珠江桥牌东江糯米酒,多年来畅销省内和港澳、东南亚等地。经销这种酒的香港广大食品有限公司盛赞该酒质量甚佳,甚受大家喜爱。
该文提及,东江盛产糯米,糯米酒生产历史悠久。传说宋朝诗人苏东坡被贬惠州时,就常借这种酒解愁,不过当时叫“罗浮春”。为了把这种酒推向海内外市场,惠州成立了粤东酒厂(现改名为粤东饮料厂)专门生产东江糯米酒。
随后,这个牌子似乎销声匿迹,再难找寻身影。
进入21世纪后,“东江桥牌东江糯米酒”又悄然出现在市面上,沿用了“珠江桥”东江糯米酒风格的酒瓶,还是原来的味道。两个老酿酒人的坚守,让东江糯米酒得以继续传承。
刘定明,73岁,做了50多年的酿酒技术师;赖彩凤,63岁,当了半辈子的酿造工人。他们的交集,缘于东江糯米酒。
惠州处处兴酿酒,赖彩凤自小就看着长辈酿糯米酒,第一份工作是在淡水食品厂当酿酒工人。在这里,她认识了厂里的技术师刘定明,这位广东轻工业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学的就是酿造技术。当时是上世纪60年代,食品厂生产的酒,多是东江糯米酒。
1997年,退休的刘定明和赖彩凤决定合伙开酒厂,他们有个共同目的:保住传统糯米酒。那一年,刘定明55岁,赖彩凤45岁。
带着对“珠江桥”这曾经红遍珠江的酒牌子尊敬,两人为酿出的酒注册“东江桥牌东江糯米酒”,沿用“珠江桥”东江糯米酒风格的酒瓶,坚持着传统的东江糯米酒酿造工艺,试图再续东江糯米酒的辉煌。
刘定明为此作了一首诗:“五五酿酒欲何求,自食其力度春秋。勤勉求索精酿造,琼浆玉液献嘉宾。品牌名利人格创,良心巩牢安全门,今朝有酒且莫醉,留得青山传后人。”
东江糯米酒酿造工艺
赖彩凤把酿酒过程概括为12个动词:浸泡、蒸饭、下饼(酒曲)、糖化、发酵(陈酿)、压榨、炙烤、澄清、勾兑、检测、灭菌、装瓶。从第一道工序至最后一道工序,至少需要10个月。对刘定明来说,这个过程是“十月怀胎”,得等得起,须急不得。
●浸泡刘定明与赖彩凤选用的是江西优质晚造糯米,水则是150米深井取出来的无污染水。把糯米淘洗干净,加入井水浸泡12个小时,水和米的比例为2:1。12个小时后,白净的糯米吸足了水分,变得松软。
●蒸饭再次冲洗干净,直接放入饭甑蒸熟;50分钟后,熟透的糯米饭变得绵软,散发出淀粉的清香。
●下饼(酒曲)此时,把糯米饭取出放凉,待糯米饭在32℃左右不烫手心时,加入酒曲拌匀。如此反复3次,搅拌才算完成。而酒曲加入多少,完全凭经验。
●糖化拌好酒曲的糯米,轻轻倒入酒缸内,就进入糖化过程。这个过程,温度的要求很高,赖彩凤戏称“夏天吹空调,冬天盖被子”。糖化的温度一般在28℃至36℃,过程需24个小时。
●发酵(陈酿)糖化后,加入1:1的米酒,一缸缸糯米开始进入漫长的发酵陈酿过程,这个过程需要3到6个月。这时,每个酒缸的缸口都必须用塑料布、麻布和皮筋密封着,避免与空气更多的接触。这个过程,对糯米来说,是一个新生。
●压榨冬去春来,酒缸里渐渐分层,酒糟下沉,酒液澄清。丰收的时刻到了,打开酒缸取出酒液和酒糟,装入酒箩压榨,让酒与糟分离,那黄中透着胭脂色的液体,就是糯米酒。
●炙烤分离出来的糯米酒被装入肚大口小的酒坛中,盖子边沿用一种植物树叶磨粉制成的“香胶”密封,集中堆放在炙烤车间。2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50个酒坛整齐排列着,上面撒满金黄的谷壳,慢慢焚烧,香气飘散在狭小的空间里。糯米酒不能用明火,为防止谷壳燃烧,每隔一段时间必须喷水。经过60个小时慢火炙烤,坛中淡黄色的原酒变成褐红色。炙烤后的糯米酒,酒味更醇香,也更暖胃,适合更多人饮用。
●澄清经过慢火炙烤的糯米酒取出后,再次放入酒缸澄清。等待一个月后,这些香醇浓郁的糯米酒终于等待着出品了。当然,澄清时间越长,酒越醇香。
●勾兑酒在出品之前,一道工序是必不可少的——— 勾兑,完完全全是考验师傅的技术。酿造出来的每一批酒,糖度酒精度皆有差异,为了保持酒品的稳定和协调,不同批次酿造的酒进行勾兑是必要的。
●检测、灭菌、装瓶最后三道工序:检验、灭菌、灌装。前面的工序,刘定明和赖彩凤一直坚持传统手工酿造糯米酒,灌装却不。他们购进一台自动灌装机,既确保产品安全,又提高工作效率。
老字号新路子
借“惠货全国行”平台广撒网
赖彩凤的儿子周毅,如今担当起了销售东江桥牌糯米酒的重任。经过这些年努力,东江桥牌糯米酒可谓在惠州的市场上站稳脚跟了。市场的杂货铺、超市的货架、街头巷尾的便利店、旅游区的特产店,都可以看到东江桥牌糯米酒。
“我们的策略是立足本土,然后在全国广撒网。”周毅说,这些年,借着“惠货全国行”的平台,周毅带着东江桥牌糯米酒到过全国十多个大城市展销,如哈尔滨、呼和浩特、郑州、重庆、济南、杭州等等,有的地方好卖,有的地方则还不太为当地群众接受。
用传统工艺酿造出的东江糯米酒口感绵长而厚重。
但广撒网还是有用的。“前几天,山东的一个客户又打电话来定酒了。”周毅说,这个客户在济南展销会上买过东江糯米酒,这几年都会打电话来定酒。
周毅还开了网店和微店,订单也有一些。不过,酒不同于普通的商品,快递往往无法寄。“我们只能走物流,客户需到当地的物流点去取,无法送上门。”周毅说,这是一个要克服的问题,如何克服,他仍在思考。
●发酵(陈酿)糖化后,加入1:1的米酒,一缸缸糯米开始进入漫长的发酵陈酿过程,这个过程需要3到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