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
发表于 2016-5-18 19:47:11
规范做法:1、糖化48小时
2、加入醪糟体积12%的50度白酒
3、前发酵7天
4、封存,后发酵3个月
5、压榨
6、封缸陈酿3年
7、好酒出厂
南方
发表于 2016-5-19 00:40:51
山葡萄酒 发表于 2016-5-17 11:30
我家的糯米酒就是这样做的,加酒一般都是1:2—3
很想听听你家的作法,学习学习,介绍下吧。
山葡萄酒
发表于 2016-5-19 11:57:03
南方 发表于 2016-5-19 00:40
很想听听你家的作法,学习学习,介绍下吧。
呵呵,农村做糯米酒都是很随意的,也没什么固定加的量,加酒少就甜一点,我觉得加30多度的米烧就行了,度数太高,一下子就被搞蒙了:lol
无为
发表于 2016-5-19 15:16:25
按广东某厂发酵24小时的1:1加酒,我同事发酵24小时后1:2--3的加酒以及“山葡萄酒”发酵5、6天后的1:2--3的加酒的不同做法,其共同点是:如果加30度白酒,酒精度都有12度以上到20几度,发酵给抑制了。那加酒后,实际就是泡酒,或者还有少许看不见的发酵了。 不同点,就是糖化时间前2家是24小时候,这时还未完全糖化,而后者发酵5、6天后,已糖化并且有几度酒精度了。 那种做法好一些呢?
南方
发表于 2016-5-22 01:12:05
家乡一种做法是糖化7天后压榨过滤,加1:0.1的白酒陈酿,当相好喝。
无为
发表于 2016-6-5 14:40:54
南方 发表于 2016-5-22 01:12
家乡一种做法是糖化7天后压榨过滤,加1:0.1的白酒陈酿,当相好喝。
是的,广东黄酒标准里,就有要加白酒这条。
Rainyy589
发表于 2016-6-6 12:11:26
1:0.1是指的多少度的白酒呢?
Rainyy589
发表于 2016-6-6 14:50:31
南方 发表于 2016-5-22 01:12
家乡一种做法是糖化7天后压榨过滤,加1:0.1的白酒陈酿,当相好喝。
你好,糖化7天,那时醪糟好像就已经出现苦味了!这时加酒,苦味会没有么?
南方
发表于 2016-6-7 00:45:33
如果我没猜错,你7天变苦味,是本身已加水,且水量过多所至。
Rainyy589
发表于 2016-6-7 07:18:28
南方 发表于 2016-6-7 00:45
如果我没猜错,你7天变苦味,是本身已加水,且水量过多所至。
对,是加水了。我拌曲时是0.75的水,3天时加到1.0-1.1。过几天就会出苦味了!可是上次我做的大米醪糟是大米加点水然后放盘子里蒸熟的还很硬的。拌曲时稍稍用了一点点水。发酵10多天挤出汁,现在很甜可是还是苦。现在都快一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