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wsfswv
发表于 2014-7-24 12:53:25
布衣善士 发表于 2014-7-24 07:49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次蒸馏啊
分批次蒸馏时一定要注意醪糟的上下均匀吆~~~~
我买了跟你帖子一样大小的锅,按生米量你一次蒸多少?上下均匀是米在锅里铺平的意思?
布衣善士
发表于 2014-7-29 19:19:40
vwsfswv 发表于 2014-7-24 12:49
医用硅胶管是不是那种深黄颜色的抽血或量血压时在胳膊上绑的那种管?
我是乳白色的。
网上荡一下医用、食品级硅胶管,,,,
布衣善士
发表于 2014-7-29 19:35:56
vwsfswv 发表于 2014-7-24 12:53
我买了跟你帖子一样大小的锅,按生米量你一次蒸多少?上下均匀是米在锅里铺平的意思?
第一个问题:我每次蒸馏的投料量都不太一样,这是因为我的发酵缸不是统一买来的,
所以也是根据每个缸体大小进行前期发酵的。
我的蒸锅最多一次蒸了17斤生米量的料,,,,太熬时间了,简直就是受罪!
而且有了仅有的一次锅底微胡经历!
第二:
蒸馏前我是先预估一下要分几次蒸馏;然后把发酵缸里的醪糟上下搅拌均匀;
再导出来这次准备蒸馏的量(估计个数即可,从未具体量化)。
明白了?:loveliness:
vwsfswv
发表于 2014-7-30 01:55:30
布衣善士 发表于 2014-7-29 19:35
第一个问题:我每次蒸馏的投料量都不太一样,这是因为我的发酵缸不是统一买来的,
所以也是根据每个缸体 ...
哦谢谢。我在淘宝买的蓖子支架高度分别为10、7、5厘米,有个问题,在你蒸馏发酵好的酒醅时蓖子的高度是被淹在酒液水里跟装进布袋的米糟融合还是酒液水跟米糟隔离一点空隙蒸馏?
文松
发表于 2014-8-2 21:11:05
本帖最后由 文松 于 2014-8-2 23:09 编辑
感謝樓主的分享!花少少的錢就可以自製蒸餾器,還有DIY的樂趣!
我也依法自製一組,我用的是48公分直徑的鍋,一開始用四分波紋管,出氣管80公分,
冷卻管150公分,出酒是很順,不過酒尾容易起濁,火候怎麼控制都是變濁,
與我山上的上方水冷式(無壓力滴式出酒)感覺差異很大!猜想是蒸氣管徑與蒸鍋太小比例不對,蒸鍋需要壓力才能出酒有關
再賣一套波紋管修改,出氣段一樣是80公分,改用一吋波紋管,冷卻管一樣1.5米,改用六分管,
一吋轉六分轉接頭轉接,剛剛試蒸,結果出酒更暢順,酒尾濁度少了,繼續使用看看
若全部都用一吋波紋管到底應該會更好!能更減少壓力便能出酒
感謝樓主!也分享我的經驗給想自做的釀友參考:)
文松
发表于 2014-8-3 08:31:36
本帖最后由 文松 于 2014-8-3 08:33 编辑
今晨醒來忽有靈感,善用一吋的出氣管,管徑較段粗用於所需要彎曲部分,六分冷卻管只有一路向下,將彎曲度與下斜度都調均勻,試水入轉接頭,可以一路衝到底出口,不會殘留水滴,試蒸更理想!
另外也分享一下密合鍋蓋的方式,我用文件夾,簡單方便,密合度也很高
zhengg229
发表于 2014-8-3 08:39:40
楼主"害"了不少人啊!:lol
文松
发表于 2014-8-9 19:32:32
本帖最后由 文松 于 2014-8-9 19:37 编辑
近日作了些不同試驗,將波紋管縮短(原出氣管不用)只有1.5米含出氣與冷卻是夠用的,
這樣殘留的酒就會少很多,出酒也是很順,關火後還能繼續出酒幾秒,本來是一關火即停出酒
順便一提新的波紋管最好先清洗過才使用,因為不繡鋼管壓製過程有油潤滑,蒸餾時會一面出油,
我在洗過後,先蒸水,不冷卻,讓蒸氣直到出口噴出,也可以試試流暢度,
一段時間後再加入冷卻水,確定出來的蒸餾水清澈無油
冰雪
发表于 2014-8-11 11:57:55
蒸的当中需要换水吗?
文松
发表于 2014-8-11 18:40:09
冷卻筒有水管一進一出,溫度熱就循環一下,乙醇沸點火候若控制好沒循環也不會太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