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佳酿
发表于 2020-11-2 11:33:57
lonicwong 发表于 2020-11-2 08:59
懒人自有办法。磨刀不误砍柴工
聪明的人总是想办法偷懒走近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lol
西瓜汁
发表于 2020-11-2 13:53:23
我是配糟+10%稻壳,我都是直接把酒培倒进锅里面去的,直接倒满,没有用见气压气的方法,没有踏气过
秦时明月汉时酒
发表于 2020-11-2 14:02:42
gdgkm 发表于 2020-11-1 21:15
弱弱地问一下,大家是不是都是按照见气压气去操作?如果对自己的酒醅疏松度有信心,有没有干脆一古脑倒进去 ...
优点,省事儿。缺点,酒尾长。
大鸟
发表于 2020-11-3 08:36:18
经验都体现在细节上
华夏佳酿
发表于 2020-11-3 09:43:50
大鸟 发表于 2020-11-3 08:36
经验都体现在细节上
酿酒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容不得半点马虎,细节决定成败!:lol
华夏佳酿
发表于 2020-11-3 09:50:27
西瓜汁 发表于 2020-11-2 13:53
我是配糟+10%稻壳,我都是直接把酒培倒进锅里面去的,直接倒满,没有用见气压气的方法,没有踏气过
蒸馏桶矮胖,酒培量少、薄时没问题,如果酒培多、厚,肯定影响出酒率吧!
西瓜汁
发表于 2020-11-3 11:35:37
华夏佳酿 发表于 2020-11-3 09:50
蒸馏桶矮胖,酒培量少、薄时没问题,如果酒培多、厚,肯定影响出酒率吧!
我的锅属于矮胖型的,有稻壳的话,可以放心大胆的直接装满,不会塌气的,我大曲出酒率在65%以上,还好吧,尾酒很少很少。
拌稻壳后,有利于机械化上甑,好多大酒厂都自动化了
忠实的歌声
发表于 2020-11-14 20:16:22
不可以一股脑倒进去,会造成塌气,影响出酒率
华夏佳酿
发表于 2020-11-15 08:21:31
本帖最后由 华夏佳酿 于 2020-11-15 08:24 编辑
忠实的歌声 发表于 2020-11-14 20:16
不可以一股脑倒进去,会造成塌气,影响出酒率
昨天。2020.11.14号,80斤固态高粱发酵好的酒醅,分2次蒸馏,第一次见气压气,混合出72度13.26斤,这时出酒口酒尾10度左右,第二次元气后直接均匀撒完,酒醅中间凹,边缘凸,混合出72度12.52斤,这时出酒口酒尾40度左右。
这足以证明“秦时明月汉时酒"元老说的直接把酒醅撒上,不见气压气,优点,省事儿。缺点,酒尾长。
cwsff
发表于 2020-11-16 10:02:32
西瓜汁 发表于 2020-11-3 11:35
我的锅属于矮胖型的,有稻壳的话,可以放心大胆的直接装满,不会塌气的,我大曲出酒率在65%以上,还好吧 ...
65以上的出酒率,高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