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木讷 发表于 2022-1-11 09:03:41

自酿米酒(非烧)一点见解:醪糟一定要做好

看过一些帖子,经过几次试验,个人对自酿米酒(非烧)有点粗浅观点:

米酒(黄酒)要做好,关键是糖化过程,即醪糟一定要做好。

不要怕麻烦,尽量将糖化过程和酒化过程分开。
糖化一定要充分,最好借用无心工艺流程。

烧酒和生料液态,糖化过程就没有这么重要,即使差些也能弥补。唯独米酒(黄酒)不能。


感谢!
无心、阿飞龙、娟介等等朋友,他们的帖子非常详细,值得多看多借鉴。

紫晖 发表于 2022-1-11 09:46:58

个人看法,我做了这么多次之后,觉着米蒸熟之后只加很少的水甚至不加水拌酒曲发酵,和直接用水冲凉之后拌曲发酵,区别不大,因为无论加水多点还是少点,糖化之后做黄酒还是要加水的,不知道楼主的实践上来看,区别是什么呢?

阿飞龙 发表于 2022-1-11 10:11:37

看来,这是彻底入坑啦。自酿坑,跳进去,就难以出来。喝个放心酒,及按自己的口味订制的美酒,这是最大的收获。:victory:

天生木讷 发表于 2022-1-11 10:26:26

紫晖 发表于 2022-1-11 09:46
个人看法,我做了这么多次之后,觉着米蒸熟之后只加很少的水甚至不加水拌酒曲发酵,和直接用水冲凉之后拌曲 ...

米酒(黄酒)没有蒸馏环节,所以,口感非常重要。

密封酒化,分解淀粉可能不彻底(自我感觉,可能不准),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有加水的,有加黄酒,有加白酒的。

所以,为了保靠,在流程上用无心或者阿飞龙的方法,让糖化时间加长些。

之所以这么说,是对酒化过程的更好的保障。

看过无心、阿飞龙、娟介等人的帖子,这样做后,甜味增加酸味降低(个人感觉,没测量指标)。

还有,按阿飞龙的方法,可以少放酒化酒曲,可以减少黄酒苦味。

天生木讷 发表于 2022-1-11 10:30:27

阿飞龙 发表于 2022-1-11 10:11
看来,这是彻底入坑啦。自酿坑,跳进去,就难以出来。喝个放心酒,及按自己的口味订制的美酒,这是最大的收 ...

谢谢!

年岁大了,不想喝高度酒了。弄些低度的喝喝,想找个简略工艺,把米酒(黄酒)降到3-5度当啤酒喝!:D

皖派爱酒人士 发表于 2022-1-11 16:49:30

天生木讷 发表于 2022-1-11 10:30
谢谢!

年岁大了,不想喝高度酒了。弄些低度的喝喝,想找个简略工艺,把米酒(黄酒)降到3-5度当啤酒 ...

当啤酒喝还是不好吧,哈哈哈,稍微上点度数,不然没有味道。

prosub 发表于 2022-1-11 17:07:54

本帖最后由 prosub 于 2022-1-11 17:12 编辑

只要使用根霉,就不可能把糖化和酒化分开。

所以日本清酒是用**的米曲霉糖化的。
再说了,中国酒的精髓就是边糖化,边发酵。

现在谁还做黄酒曲啊(黄酒曲的主要糖化菌种是米曲霉),所以,黄酒的精髓没有了

水流星 发表于 2022-1-11 18:21:41

个人考虑:糖化和发酵分开可以减少后期压帽次数以免带入过多的氧气和杂菌,这样酒的酸味和杂味可以减轻。我一直坚持这样的做法。

FASCES 发表于 2022-1-12 03:11:41

能否将此归纳再总结,写个详细的步骤方法呢

天生木讷 发表于 2022-1-12 10:32:33

prosub 发表于 2022-1-11 17:07
只要使用根霉,就不可能把糖化和酒化分开。

所以日本清酒是用**的米曲霉糖化的。


安琪甜酒曲就是根霉,没有酵母,只甜不酒。

国酒分烧和酿,
烧是有蒸馏提纯环节跟着,所以对酿的环节可以宽松些。
酿是完全靠自然环境,所以各个环节相对要谨慎些。

自酿的环境要弱于专业化的酒厂,量少,接触空气杂菌的量要相对大些,增加了些难度。

各种工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边糖化边酒化,肯定有优势。

粮食酿酒非烧,可以都定义为黄酒。所以,所有酒曲,无论何种霉菌,都能做黄酒。
个人认为:黄酒之所以不如烧酒流行,一是味道关系,二是保存关系。

米曲霉,没用过,所以评价不了。仅仅定义米曲霉糖化酿的酒是黄酒,我想定义或者窄了。

自酿自喝,慢慢来,各种霉曲争取都做一遍。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自酿米酒(非烧)一点见解:醪糟一定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