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辨别白酒优劣方法其实不靠谱
最近一篇“四招辨别白酒优劣”的文章在斗酒网的酒客岛里热传。文章提到,通过观白酒执行标准、察酒花变化、看主料栏成分、搓酒闻香四种办法可以辨别出白酒的品质。这些方法靠谱吗?看标注只能判断原料和工艺
执行标准确实存在,但不同标准反映出的只是白酒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
市场所售所有白酒都必须明确标示其执行标准。如网络文章中所言, GB/T10781-2006是固态法白酒的执行标准,这种白酒采用传统固态法发酵生产而成。其中,GB/T10781.1-2006是浓香型白酒执行标准、GB/T10781.2-2006是清香型白酒执行标准。而GB/T20821-2007和GB/T20822-2007则分别是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的执行标准,二者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工艺白酒。
一般而言,同一品牌中传统工艺生产的白酒价格相对较高,但从专业角度来说,据此判断白酒品质并不妥当。酒是一种风味产品,不同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口味选择和偏好。有些新工艺白酒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传统基酒,添加食用酒精后,同样具有很好的风味。
观察酒花、配料都不靠谱
网络文章中,还有两个非常方便简便的辨别方法:观察酒花变化,酒花密集且消失缓慢的是优质酒;从主料栏里看酒质,质量最好的酒是大曲酒,果真如此吗?
通过执行标准判断酒质还有一定道理,这两种辨别方法却没有任何依据,宋书玉指出。
首先不同香型、不同工艺的白酒酒花变化都不一样。酒花的大小与酒度有关,高度酒酒花比较大、低度酒酒花比较小。另外,影响酒花的密集程度和消失速度的因素比较复杂,从感官很难判断。
大曲酒品质最好?这种看法只能说是一种偏好,并不准确。采用小曲工艺做出的米香型等白酒的酒质也非常好。另外,新工艺酒采用传统工艺酒基,酒的原料也都可以在配料表中标注出来。所以,通过查看配料栏并不能对白酒品质做出判断。
“搓酒闻香”要有专业基础
酒瓶打开以后,把酒倒在手中,用两手搓热,放在鼻子底下闻,通过闻酒香就能判断白酒品质吗?
搓酒闻香这种情况比较复杂。一般而言,传统工艺白酒闻起来香气比较大一些,而新工艺酒香味物质较少,香气比较小。专业人士针对同一厂商、同一系列的产品进行香气比较,可以做出一定判断。但是,不同厂商、不同香型白酒的香气味道都存在差异。日常生活中,消费者通过这种方法很容易出现判断误差。
普通消费者很难对白酒品质优劣做出准确的判断,但可以从个人喜好角度加以选择。消费者通过饮酒实践可以对白酒香型、口感有一定偏好和印象。例如喜欢传统工艺的白酒或是喜欢某一香型的白酒,这可以通过看标注、闻香气、尝口感做出准确选择。
说了那么多 楼主你自己的看法呢? 怎么不添加上去!让我等 新手增加点见识! 没有必然的联系啊,五粮液和小酒厂同样是GB/T10781.1但是品质不一样,同样的原料泸州老酒和普通酒也不一样,这文章太牵强了 本帖最后由 酒就酒 于 2015-5-15 12:47 编辑
我试过用温酒法鉴别,大致可以鉴别是否添加香精。现在,尝试用葡萄酒杯品鉴米烧,倒入少量酒后,先闻杯口,气味轻淡;然后用手捂热酒体,深呼吸闻酒,如果自始至终,酒味和香味的浓度保持同步增长,感觉酒味和香味浑然一体,基本上是原浆。然后,让酒在杯中自然挥发,杯中无酒后,闻杯子的余味,只有粮香没有异味,就是米烧原浆无疑。
对比过瓶装酒、别人酿的市售米烧、自己酿的米烧后得出的初步结论,欢迎酒友指正。 相由心生 发表于 2015-5-14 19:02
说了那么多 楼主你自己的看法呢? 怎么不添加上去!让我等 新手增加点见识!
我自己的看法。。哈哈 我站在专家这一端。 朱定国 发表于 2015-5-15 10:00
没有必然的联系啊,五粮液和小酒厂同样是GB/T10781.1但是品质不一样,同样的原料泸州老酒和普通酒也不一样 ...
版主,您是说宋书玉的看法不靠谱还是网络的 酒就酒 发表于 2015-5-15 12:43
我试过用温酒法鉴别,大致可以鉴别是否添加香精。现在,尝试用葡萄酒杯品鉴米烧,倒入少量酒后,先闻杯口, ...
说句老实话,您的描述都比较抽象。。 酒就酒 发表于 2015-5-15 12:43
我试过用温酒法鉴别,大致可以鉴别是否添加香精。现在,尝试用葡萄酒杯品鉴米烧,倒入少量酒后,先闻杯口, ...
点个赞:lol 斗酒 发表于 2015-5-15 18:21
版主,您是说宋书玉的看法不靠谱还是网络的
就上网络说的不正确,用那样的方法难以辨别 斗酒 发表于 2015-5-14 16:46
最近一篇“四招辨别白酒优劣”的文章在斗酒网的酒客岛里热传。文章提到,通过观白酒执行标准、察酒花变 ...
搓酒闻香但是真的可以鉴别,但是也确实要一定的品酒本事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