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酒的人玩自酿】小曲半固态五粮酿造过程,已出酒
本帖最后由 37度男 于 2020-4-20 06:15 编辑我想说,不喝酒的人玩自酿,我可能是自酿人群里面的少数奇葩了!
老爸每天都要喝点白酒,中午一杯,晚上一杯,有节制。说起自酿的历史,也有5年了。我山东人,媳妇山西人。通常我们每年在山东过年,年后去山西,打点汾酒(散酒)100斤左右,够我爸喝一年的。这不今年给疫情闹得,年后憋在家里,哪儿也不能去,自然没有打酒了,家里库存的酒已经喝完了。
2015年有过做黄酒的经验,也不是自己喝,给媳妇生孩子下奶准备的(这是二胎了,老大的时候是别人送的米酒,很管用)。做黄酒跟着叶网老师的视频学的,也买他的酒曲,应该也算成功,当时派上了用场,也送了一些给别人;
2020年3月份在家里突发奇想,既然黄酒能自己做,何不尝试一下做白酒?说真的,那时候只是有想法,要准备哪些器材、用何种工艺并不是很有底,好在闷在家里有大把的时间去学,于是上淘宝搜设备,买粮食,上网学教程,根据每次15斤粮食的用量,最终买了33L的发酵-蒸馏器(大约400元)。
本帖最后由 37度男 于 2020-4-19 21:36 编辑
【接上面继续】
蒸馏完的酒醅,剩余淀粉不多,80%已经空了,按照减半加曲后继续发酵,打算到5.1再次蒸馏,看还能出多少酒
去除酒头,中段出的酒,打算寄给酒厂的朋友检测,看看杂醇指标如何
另外,用自酿的酒,加浓姜汤、人参,给老妈配制了姜酒(20度),保健调身子用,自己亲自品尝过,有驱寒活血功效。
我也不喝,我也酿;P 【接上面的继续】
废话省略,直接说过程吧。
2020年3月18日开始蒸粮食,用的传统五粮配方(高粱、大米、麦仁、糯米、玉米),先按照10斤粮食的量,浸泡粮食,分别蒸熟,整粒的玉米不好蒸开花,用豆浆机先打碎再煮的。
这个过程边学习边摸索,无意中发现了咱这个论坛,就像找到了大部队,我如饥似渴的看了里面的好多帖子,前人的很多经验对新手帮助很大,比如糖化老嫩的把握,用多层蒸笼防止蒸馏时压气,用苹果增香等,所以决定在出酒后我也写一篇。 312904278 发表于 2020-4-19 19:33
我也不喝,我也酿
哈哈,同道中人,握手:handshake 【接着继续】
因为有过做黄酒的经验(不蒸馏),所以这次做白酒,在蒸馏之前的工序,也完全是按照之前黄酒的做法来的;2020.3.18把粮食分别蒸熟,放凉至30-40度,加入酒曲,用的是买蒸馏器赠送的酒曲开始糖化,做好酒窝,做好保温放那里没管他,后面出差2天。
等出差回来,打开盖子一看,不是想象中的样子,酒窝已完全不见,已经开始猛烈发酵了,后面通过学习才知道,送的酒曲疑似安琪酒曲,是不用单独糖化的。于是按照1:1加水,密封,安装单向阀,咕嘟咕嘟开始排气,很是热闹。
当时晚上挺冷,给发酵桶加了一圈电热毯,晚上偶尔开一会 本帖最后由 37度男 于 2020-4-19 20:15 编辑
【接上面的继续】
这是加水后半固态的发酵状态。
加水后发现太稀了,安琪酒曲本身就出水很多,又加了1:1的水,显得水多粮少,非常稀。其后又单独购买了酒曲,陆续加进去2斤麦仁,3斤高粱,都是单独糖化后加进去的,用的药小曲,算凑足了15斤粮食。
从3月18号到4月18号,气温一直不高,在家里的阳台上,晚上都是低于20度,白天在20度上下。发酵冒泡的状态一直持续了有二十五六天吧。有时候按捺不住,也打开看看,米粒未下沉,液面上有气泡上浮。 本帖最后由 37度男 于 2020-4-20 06:16 编辑
【接上面的继续】
这中间工作开始恢复正常,我们通常出差多,大部分时间在外面,偶尔才回家,没有大功夫搞蒸馏。一直到2020.4.18,掐指一算整一个月了,正好有一整天在家的时间,打算蒸馏出来,验证成果。
迫不及待的早晨4点就起床,打开查看,粮食下沉,溶液已成茶汤色,已发酵完全,good!
前一天晚上提前准备蒸了稻壳预备着,打开发酵桶看,还是水太多了,把粮食捞出来直接蒸馏肯定压气,若掺上稻壳又增加若干体积,一锅蒸不下。于是用酿造黄酒的经验,先用布袋手工把粮食压榨一下,这个过程费了些功夫,15斤粮食压榨用了半个多小时;
压榨后的粮食,从最初的15斤(蒸熟后30多斤),变成11斤,比较松散了。压榨之后的混合液大约4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