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高粱尝试汇报帖
18年初入坑,一年蒸了差不多100斤粮食,全部都是半固态,液态熟料,只有一次是液态生料。听论坛里朋友们推荐固态法,非常想尝试,苦于没有合适的原料,一直都没有性价比高的途径买到带壳的高粱。
2019年春节前路过本地一个产酒出名的镇子,经朋友介绍联系到一家种植高粱的村书记,买到了200斤酒用高粱。原料就位,年后开搞。
2月发酵了10斤,3月蒸了,出酒50度的3斤,出酒率不高。个人感觉含水有些高了,第二锅发酵了10斤,控制含水,粮食出锅之后摊凉时间较长,水分蒸发较多。发酵20多天后发现很多粮食都是硬芯,出酒2斤很失败。
第三次,蒸新粮10斤,加上第二次蒸后的酒糟,第二次没发酵好的粮食有些可惜了,采用半固态和固态结合的方式,将上次发酵好的粮食能够尽量发酵彻底,提高出酒率。
酒曲用的是网购的四川小曲加安琪白酒曲混合使用,安琪的量少。设备是22L的小型蒸锅,笼屉下面放半固态液体,上面放发酵好的高粱固态。
10斤新粮+8斤左右的酒糟。12斤拌曲之后固态发酵,剩余的6斤左右(配糟较多)采用半固态发酵,装入玻璃瓶加水。发酵了近两个月,因为其中家里有事一直没时间蒸,上周末下决心蒸了它。
从13点开始蒸,一直忙活到晚上,一锅2个多小时蒸了3锅才蒸完。
装料时,发现固态发酵的酒坯颜色深,半固态水中的高粱颜色明亮一些。半固态发酵剩余的高粱很多壳子,含液体很多,需要把液体挤出来不然损失很多。
第一锅头酒74度,温度在75度左右稳定出酒,70度的2斤。53度的出了4斤。剩下的尾酒截到40度大概有3斤,准备找时间复蒸。
上图:
冷水泡粮,泡十几个小时,不着急延长时间就是了。浸泡结束之后清洗几遍,同时将漂浮物挑出来扔掉。
捞出来的漂浮杂质。
浸泡和筛选好的高粱。
装锅开始蒸。
蒸好的高粱,大部分小开口,没有闷水和复蒸。
拌曲之后。
糖化18个小时,表面布满了菌丝,长满白毛。
发酵中,右侧玻璃罐是半固态发酵。
出酒,头酒74度,出了2瓶出酒温度75度左右(出酒速度太慢),后续出酒温度90 持续出50多度的。
总结:蒸过之后的酒糟中大量没有发酵好的高粱,整粒都是没发酵的,大概有10之3-4。如果能让这些也发酵出酒更好。
压气,锅小不能装太多,装多了压气,装少了一锅出的太少。
这次蒸完的酒糟没有扔,外加了15斤新粮继续发酵中。 锅太小,无法施展:Q 凡事都得慢慢来,经验都是积累的 加油加油,累积经验,出更多好酒 目测蒸的高粱只有50%开花,流程还是要走的泡、蒸、闷、蒸,流程走的好,含水绝对好! 固态高粱必须30斤起步 只要发酵好了 每锅头酒都是80度 还是糊化方面没做好 没说说固态和半固态的口感区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