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清香大曲操作纪实
学酿酒是从2017年10月份开始的,到现在有1年半的时间了,从最开始的液态到固态,从生熟曲到大曲,每次酿酒都是一次技艺的学习和提高,好如人生的经历,酸甜苦辣,如饮甘怡,余味无穷。难得五一4天假,开始了今年的第一次酿酒(因本人不好酒,加之前期的酒还未消耗完,也有想尝试大曲的原因,故本年现在才开始操作),下面是本人此次清香大曲的酿造过程(泡粮、蒸粮过程就不说了,说多都是泪,只说拌曲装缸,后出酒了再跟贴)。此次酿造还是以五粮为主(开始固态就一直是五粮),高粱36.00%、大米22.00%、糯米18.00%、小麦16.00%、玉米8.00%,因条件场地有限,分二次发酵,一次是总粮重13斤,一次总粮重16斤。大曲某宝采购10斤,实际只用了7斤,后面会说明原因。蒸粮时有皮的一起蒸,就是高粱、糯谷(带壳的糯米)、小麦,其次是大米、玉米一起蒸。
第一次,5月1日晚,大米、玉米是先用水煮后蒸,造成含水量超高。头天晚上蒸,搞到11点,第二天早晨7点拌的曲,拌曲时粮食温度25。通过体重称进行称重后的加减,按1:3加曲,用曲4.5斤,本次进行了压箱糖化,第二天上午9点进行将缸,装缸时温度31度,有明显的酒糟香甜味,装缸时压紧酒醅并密封,下午时(5月3日),发酵冒泡的声音很激烈,发酵桶的温度与手温没多大区别。
第二次,5月3日下午,吸取第一次的经验,粮食的含水量感觉还可以,虽未严格按一些前辈的方法进行蒸粮操作,但就自己前期的经验看,对蒸出的粮食含水量比较满意。粮食摊凉到30度开始拌曲,打算将剩下的曲全部用完。在拌曲过程中,按第一次拌曲的经验放曲,放到最后,曲还剩下近3斤,懒得再加曲,就将剩下的曲收起来了,这也是我说共用曲7斤的原因(第一次未必有4.5斤:L)。此次拌曲后,温度降到28度,直接将缸密封,但与第一次不同,此次装缸较松散,未压紧,缸盖也未盖严实,一天后再完全密封。
以上就是本人这二天大曲操作的过程,二次的操作有一点出入,也是我有意为之,原理不说了,都是从大师们的贴子中学的,如有不当请各位大师指正。
恭喜出新酒:lol,你出酒率也算可以了。固态高粱做多几发也没问题的。看你做五粮的配比有点个人不同意见,大曲本身就是小麦做的,不用另加小麦。小麦多了酒就冲,你可试试两种方式,尝尝出来的酒。一般一发我直接加20%的大曲、、、 学习了,坐等后续 大米和玉米一起蒸是什么原理? 一个最难熟,一个最易熟的放一起蒸? 玉米粉碎的? 酒仆 发表于 2019-5-3 22:34
大米和玉米一起蒸是什么原理? 一个最难熟,一个最易熟的放一起蒸? 玉米粉碎的?
玉米是大渣子,提前水泡,大米少泡点时间,直接上锅混蒸,很快 三十斤粮食用7斤大曲,还糖化? 到了交作业的时候了。
今天有时间,就将5月1日发酵的粮食给蒸了,成绩单如下:
粮食13斤,发酵时间58天。蒸馏过程中,出酒的情况:接了约30毫升头酒,未测酒度;接了约1斤时,酒度78度,接了1.5斤时,酒度71度,接第2斤时,酒度68度,接第4斤时,酒度64度,以上4斤酒综合酒度74度。接第5斤时,酒度53度,之后100毫升,酒度48度,再后100毫升,酒度44度,再后100豪升,酒度41度,再后100豪气升,酒度35度。35度之后的酒全部作为尾酒,测量为25度,之前接的酒全部作为储存酒装瓶。
结论:酒头30毫升,酒度未知;储存酒5.3斤,酒度67度;尾酒约2斤,酒度25度。在开始蒸馏时,将上次的酒头和酒尾都倒入了,和本次酒头、酒尾的量差不多,不计入本次的产量。
在蒸酒过程中,感觉开始出酒度数高,后面酒降度非常快。还有就是在出酒到5斤时,酒开始明显混浊,当时酒度为48度,不知什么原因,是因为火力大了还是什么原因,开始出酒后调小了火力的。
下面是出酒时对应的蒸馏器温度。
出1斤时,82度;出4斤时90度,出5斤时92度,感觉火力大了点。
本帖最后由 pengjhua 于 2019-6-29 17:42 编辑
pengjhua 发表于 2019-6-29 17:37
到了交作业的时候了。
今天有时间,就将5月1日发酵的粮食给蒸了,成绩单如下:
粮食13斤,发酵时间58天。 ...
尾酒是装3斤的瓶子,看量装了2斤
酒只闻了下,感觉很香,但没尝
pengjhua 发表于 2019-6-29 17:37
到了交作业的时候了。
今天有时间,就将5月1日发酵的粮食给蒸了,成绩单如下:
粮食13斤,发酵时间58天。 ...
不错啊,我有一锅大小曲,打算发酵45天后蒸 本帖最后由 西瓜汁 于 2019-6-29 20:40 编辑
恭喜楼主大曲出酒:victory:
出酒率不错。
发酵的好,尾酒就少,55度到30度,下降的非常快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