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浪人
发表于 2019-3-27 12:08:25
秦时明月汉时酒 发表于 2019-3-26 18:53
仔细阅读了浪哥的回帖。真是句句真言。
我这控温方法确实太复杂,太麻烦,这么搞出酒率肯定受影响。品 ...
这帖回的很认真,好,我也好好回,因我是手机上网,请容我分段回复,看到哪回到哪,抱歉,请老秦耐着性子慢慢看。
温控。
温度变化就我而言,是非常的敏感,因为我玩高端暗房,对各种液体温度组合的控制精度在+/-0.5,环境空气温度的控制精度在+/-2。
就家酿而言,在经济条件和室内空间许可的条件下,一个控温发酵单间,是提高品质,保持出品稳定的一个重要保障,与创新条件的基础支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因人而已,量力而行,各展芳华。
我认为,在所有的环节,各道工序在符合工艺要求的架构下,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在有时间、有条件、有能力的条件下,重新进行细化梳理,形成一套成本与品质,相对均衡的有效可控体系。
复杂的工艺流程,未必会带来理想的结果,简单的也未必不行,这一切都要以综合实践结果来评估。
自由浪人
发表于 2019-3-27 12:21:21
现任桃花岛主 发表于 2019-3-26 19:28
目前为止大家都交流的比较愉快,也通过实践总结出来不少经验,比如,生料的就不要给我了,也的的确确是自 ...
能愉快交流就好,从中能收获到有益的因素,也会令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但看问题应该站在维度上
生料酒我就喝过一次,浅尝了1ml,很难喝,至于那些为了提升品质左调右加的,我不敢恭维,更不敢去品
品酒先品人,人不行,酒也好不到哪去
秦时明月汉时酒
发表于 2019-3-27 14:26:23
自由浪人 发表于 2019-3-27 12:08
这帖回的很认真,好,我也好好回,因我是手机上网,请容我分段回复,看到哪回到哪,抱歉,请老秦耐着性子 ...
大规模生产,控温是个难题,会增大成本。
地缸工艺,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控温方法。尤其是北方,西北方,成本低,控温效果好。
秦时明月汉时酒
发表于 2019-3-27 14:29:05
自由浪人 发表于 2019-3-27 12:21
能愉快交流就好,从中能收获到有益的因素,也会令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但看问题应该站在维度上
生料酒 ...
心浮气躁,自命不凡,哪能出好酒?没有底线,为了降低成本无所不用其极,粮食哪个便宜用哪个,出酒率越高越好,还哪管什么品质,更有甚者玩着玩着就玩勾兑去了。
yangjiand
发表于 2019-3-27 14:47:26
还不是很理解这个,只是觉得环境温度不能超过30度和不能低于15度~~所以夏天不好控制降温就基本上不酿酒~~春秋两季是酿酒的好季节~~~冬天可以通过电热等方式保温所以我也一直在酿
金牛兵法
发表于 2019-3-28 00:35:31
请教,什么是顶温啊
秦时明月汉时酒
发表于 2019-3-28 13:40:12
yangjiand 发表于 2019-3-27 14:47
还不是很理解这个,只是觉得环境温度不能超过30度和不能低于15度~~所以夏天不好控制降温就基本上不酿酒~~春 ...
在我看来,15到30摄氏度的室温,主要针对清香型酒。温度高,酒中低沸点小分子物质生成多。可以通过升高冷却水温度去除。当然这会导致香味儿物质的损失,故不适合清香型酒。
自由浪人
发表于 2019-3-28 17:46:10
秦时明月汉时酒 发表于 2019-3-27 14:26
大规模生产,控温是个难题,会增大成本。
地缸工艺,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控温方法。尤其是北方,西北方,成 ...
嗯,大规模生产,对温度控制这块的精准度,远比不上家酿!如主动控温的效果也比不上家酿,这二者在这块没有太大的可比性,对浓香型白酒生产,窖不能空,这也是大厂出来的酒,不同轮次之间品质差异较大,后期一定要调酒的原因,地缸还有一个好处是下料取料方便,能节省不少的劳动力。
自由浪人
发表于 2019-3-28 18:05:25
秦时明月汉时酒 发表于 2019-3-27 14:29
心浮气躁,自命不凡,哪能出好酒?没有底线,为了降低成本无所不用其极,粮食哪个便宜用哪个,出酒率越高 ...
靠!码了一大堆,居然没了,等空下再码,可惜了!
60199
发表于 2019-3-28 18:10:15
老秦这个方法是重酿法的升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