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正逐渐变成市民的流行时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自制“放心”食品。因为自酿葡萄酒简单、“纯绿色”,春节期间喝自己酿制的葡萄酒并招待客人的家庭越来越多,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自酿葡萄酒越喝越不舒服
市民陈女士春节到朋友家串门,临走时,朋友送给她一小桶葡萄酒。这位朋友告诉她,这酒是自家酿的,就是些葡萄和糖放在一起发酵后酿成的,“绝对绿色、环保,可以放心大胆地喝。”
尽管葡萄酒的颜色看上去不怎么样,但冲着朋友的“绿色、环保”,陈女士晚饭时,都后和家人“放心大胆地喝”。没想到,陈女士的丈夫喝过几次后,总觉得胃部有些难受,后来隐隐作痛。难道是酒有问题?陈女士上网查询“自酿葡萄酒的危害”,网上关于自酿葡萄酒的介绍有两种。一种是介绍自酿葡萄酒的做法,另一种是提醒饮用者,自酿葡萄酒中可能隐藏着有毒、有害的物质——甲醇、杂醇油,小心饮用。
看完这些资料,陈女士又惊又怕。她说,以前以为自酿的酒肯定比外面的酒安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毒素,这自酿葡萄酒到底能不能喝呢?
自酿有风险 饮用需谨慎
为了搞清自酿葡萄酒是否存在过量甲醇和菌群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记者采访了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安全专家农绍庄教授。农绍庄说,自酿葡萄酒可以喝,但要适量。葡萄酒国标规定,葡萄酒甲醇含量最高不能超过400mg/L,除此之外,根据发酵酒卫生标准(国标)规定,葡萄酒的菌群总数不能超过50cfu/mg。喝酒以后出现的不适症状,很可能是因为酒中的菌群超标导致的。自酿酒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很多细菌,同时自酿的葡萄酒酒精度不高,很难抑制菌群的生长,如果是大型企业酿造,会全封闭式消毒。自酿葡萄酒时要有效地抑制菌群生长,就要提高葡萄酒的酒精度,一是酿制时选择熟透的糖度较高的葡萄;二是最好在酿制过程中多加入一些糖。
农绍庄说,对于其中的甲醇、杂醇油等,在发酵酒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但是含量很低,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由于每个人的酒精耐受度不同,饮用时偶尔会出现“上头”的现象。农绍庄提醒市民,喝自酿酒如果出现不舒服,就不要继续饮用了,剩下的最好也不要再喝了,不要因为心疼酒而伤了自己的身体。
■刘春鹏 记者沙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