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289|回复: 1

漫谈宋朝时给酒增香的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 14: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朝时,有多种人为增香的酒。碧香酒、菊花酒、雪泡梅花酒等,都有人为增香的烙印。
    宋人陈元靓《事林广记》中记录了碧香酒的酿制法。明人高濂《遵生八笺》“酿造类”一章中也记有一款碧香酒的酿法,而在该章起首有一条总体说明:“此皆山人家养生之酒,非甜即药,与常品迥异,豪饮者勿共语也。”如此说来,在古人的生活中,碧香酒是一种有“养生”甜酒,在夏天偶尔喝一喝,嗜酒者如果想要豪饮买醉,是不用考虑它的。另外,《事林广记》还记录了一品“竹叶清酒”,并说明这“竹叶清酒”是“十日可熟,暑月尤宜造”,可见此酒与碧香酒一样,也是专为消夏而设的白酒的一种。不过,容易让后人纳闷的是,无论碧香酒还是竹叶清酒,其配方中都只讲如何用糯米与酒曲经繁复步骤制成佳酿,却丝毫不提荷叶、竹叶的作用,其成品自然也只是甜甜的米酒,不会带有植物香气。那么,宋人所喝到的、荡漾荷香或竹香的碧青酒又是从何而得呢?
      宋人并不像后人酿烧酒那样,把花、果之类长期泡在酒中令其入香。相反,宋人的做法只是让酒液接受花、叶的浸、熏仅仅一宿或数天即已。比如,宋人也喜欢让松花之香入白酒,就是事先在春天三月时采好松花,待得白酒造熟,就把酒倒在罐中,投入装有松花末的绢袋,再密封罐口。然后,以长索拴系酒罐,将其深深吊在井水里,如此浸三日。成品加以沥清,就可以饮用,据说是“其味清香甘美”。推测起来,让竹叶、荷叶之香入白酒,一定就是采用把竹、荷之叶浸在酒中的办法吧。
      宋人更喜欢的办法是--熏,具体方法为:在酒坛的口沿上覆盖一个竹架,用细线栓住鲜花,一束束系在竹架上,垂吊到距酒面一二寸的地方,然后密封坛口。如此静置,少则一夜,多则十天,酒液就会被花香深深浸透。元人《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就记载了“菊花酒”的做法:“以九月菊花,盛开时,拣黄菊嗅之香、尝之甘者,摘下晒干。每清酒一斗,用菊花头二两,生绢袋盛之,悬于酒面上约一指高。密封瓶口,经宿去花袋。其味有菊花香,又甘美。如木香、腊(月)梅花,一切有香之花,依此法为之。盖酒性与茶同,能逐诸香而自变。”
     宋人喜欢用各种香花熏酒,其中包括冬天开的梅花。在北宋汴梁、南宋临安茶楼里会售卖“雪泡梅花酒”,供茶客解暑。不过,消夏的白酒都是在入夏时分新酿而成,而梅花却在冬天开放,这梅花酒究竟如何能做成呢?
     原来,宋人发明了一种能把梅花保鲜到夏天的特殊办法:十月后,摘下将开未开的梅花蓓蕾,将其花口、蒂心用蜡封住,浸腌在蜜罐里,到夏天取出,还保鲜如新。宋人喜欢用热水冲泡这蜜腌的梅花蓓蕾,当作夏日饮料的一种。想来,暑月流行的梅花酒,也要靠这蜜腌梅花来熏成吧。
      古人虽无电冰箱,但是,古人会在冬天大量贮藏天然冰,到了唐代,又增加了藏雪这项内容。冬天大雪之时,从荒野的远山上收集洁净的白雪,运到雪窖里,密封藏贮,夏天时作为降暑的重要手段,因此,宫廷里会饮用“雪浸白酒”,同样的,民间茶楼里也会处处出售“雪泡梅花酒”。
     在南宋绍兴年间,茶楼在售卖梅花酒的时候,还特意安排一支小乐队,反复吹奏《梅花引》曲,既做广告招徕,也增添了情趣气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 18: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法我们这儿还有人沿用,其中一法,就是将桂花吊白酒坛内,增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酿酒吧 ( 公安网备41172102000150号/豫ICP备12020028号-1 )

GMT+8, 2025-4-21 03:49 , Processed in 0.0386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