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静得自然 于 2016-2-20 13:48 编辑
糖化三法
1. 曲霉菌
麦曲、米曲中的曲霉菌,在黄酒酿造中起糖化作用,其中以黄曲霉为主,还有较少的黑曲霉等微生物。黄酒生产中一般应以黄曲霉为主,适当添加少量黑曲霉或食品级糖化酶,以提高糖化能力,进一步提高出酒率。
2. 根霉
根霉菌是酒药中主要糖化菌。其糖化力强,几乎使淀粉全部水解生成葡萄糖,还能分泌乳酸、
琥珀酸和延胡索酸等有机酸,降低培养基的pH,抑制产酸菌的侵袭,并使黄酒口味鲜美丰满。
3. 红曲霉
红曲霉是生产红曲的主要微生物。红曲霉菌不怕湿度大,耐酸,最适温度32~ 35 ℃ ,最适pH 为3. 5~ 5. 0,在pH3. 5 时,能抑制其他霉菌而旺盛生长,红曲霉菌所耐最低pH 为2. 5,能耐10 %的酒精,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等,水解淀粉最终生成葡萄糖,并能产生柠檬酸、琥珀酸、乙醇,还分泌红色素或黄色素等
俗话说“酒是陈的香”,指的就是白酒,特别是高度白酒。那么,白酒为什么一般都不标保质期?难道白酒永远都不会变质吗?白酒能否越陈越香,与酒体本身、贮存的容器、环境和方法都有很大关系。
白酒为什么不标保质期?
众所周知,白酒是越陈越香,10年,20年以上的白酒有着沁人的芳香及更加柔和的口感,那么为什么白酒不像其他食品一样,有保质期呢?
我国相关规定,酒精度大于或等于10vol%的饮料,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因为微生物即使在10%的酒精溶液里,也不能生长繁殖,不能产生有害物质;白酒酒精度数相对较高,而在这个酒度以上,菌类基本难以生存,不会出现变质的问题,所以可以不用标示保质期。但是如果酒精度数很低,酒中的微生物容易生长繁殖,使酒变质产生酸味,因此,低度酒不宜久存。
白酒“越陈越香”有依据
很多爱酒的人都想知道,对于“白酒越陈越香”的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白酒中能散发芳香气味的功臣是乙酸乙酯,新酒里它的含量微乎其微,酒中的醛、酸不仅没有香味,还会刺激喉咙。所以新酿的酒喝起来生、苦、涩,而在自然窖藏陈酿后,酒里的醛不断的氧化为羧酸,羧酸再和酒精酯化,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乙酸乙酯,使酒质醇厚,产生酒香。”江南大学副校长、中国白酒微生物权威专家徐岩表示,酒体香气的变化速度慢,耗时长,有的名酒陈化往往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对贮存的容器、环境和方法都有很规范的要求。
在密封的酒容器或酒瓶中酿造存放的白酒,如果在合适条件下储存期越长,里面的醇和酸会发生微量反应,生成酯类香味物质,达到一种微平衡,酒就更香。但是,有些白酒在生产过程中,会添加香料。所以可能会在长时间储存后,香料发生变化,最后酒的味道也发生了变化。另外,如果开瓶或密封不好的白酒,其酒的口感可能随着时间会变淡。
白酒如何科学贮存?
如果想喝到更香醇的白酒,可以直接买陈年老酒,也可以学习科学的方法把自家酒多贮存几年,那么白酒该如何贮存呢?
“一般来说,相对湿度在70%左右为宜,湿度太高瓶盖易霉烂;温度0度至20度之间,严禁烟火。容器封口要严,防止漏酒和降低酒精度。”白酒专家介绍说,贮存在避光,湿度、温度都适宜的环境效果更好,贮存过程中要“多看少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适合长期存放的白酒,比如高度酒、成套或特殊意义的“概念酒”更适合收藏。
并不是所有的白酒都越陈越好,有的白酒若贮存过长,则进入“衰老期”,失去原有风味。特别是清香型白酒,最好不要长期贮存,因为容易失去原有的香型特点,甚至出现苦涩味。在白酒的多种香型中,以酱香型白酒最适宜储藏。用于盛酒的容器最好选用坛子,因为坛子自身含有多种矿物质,用它来装酒能经久保持酒的香味,会令酒更香更醇,促进酒的老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