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酒厂长 于 2015-8-22 11:30 编辑
1007克的大米,成饭3242克,摊凉中~大米做甜酒酿——走起,大米出甜水难,就要多加水。
48小时了,坛子下面的水有2厘米厚,这是今天12点的照片,早上7点我抱着坛子摇过。现在坛子壁上有明显气泡,能听到发酵起泡声音,就像螃蟹吐泡泡。打开盖子闻了闻,廖糟味比昨晚更浓烈,没尝味道。
醪糟做好后直接压榨也行啊。。。这样会不会因为缺少水分长毛毛?
同意这一想法,缺少水分很可能就长毛霉
缺水分可以喷淋一下,只要别缺氧,保证最大化糖化才是我考虑的
昨天晚上八点搞好滴,今天晚上八点已成功抽取180毫升甜液,甜液纯净透明,微微有点乳白,晶莹剔透,还没来得及拍照被家人喝掉了。
这种结构很好,醪糟的液留到下面,清澈,顶部醪糟糖化的很彻底,500克糯米得纯清澈液350多克.

做了几次,无需淋水,也不会长毛,只是糟我一个人吃不完,老婆孩只喝甜汁,有点浪费,最近看到喂饭法做黄酒,这不今天网购的安琪黄酒曲马上到,取其甜液,糟做黄酒,随时向大家汇报情况。
忙了一下午,蒸馏了两坛子糯米,两瓶子糯米,容量都是10斤,糯米3斤,在相同条件下,坛子发酵出酒明显高于玻璃瓶子发酵,酒质坛子发酵也好于玻璃容器,预先没预计到这种情况所以没拍照,也无图无真相,以后不会再用玻璃容器了。
最近做的多醪糟用量大,于是用了三种容器,不锈钢盆子,玻璃瓶,一个坛子,醪糟出来,尝了一下,这坛子出的醪糟跟不锈钢出的醪糟简直不是一种东西,坛子出的醪糟味道有种浓郁的香味,这种香味粘在手上经久不散。
做醪糟有条件推荐坛子。

其实这一阶段所占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一般也就36—72小时。而且,操作也很简单。落缸搭窝之后,缸口简单遮盖以防蚊虫、灰尘。当酒窝中出现酒液时用一消过毒的勺子舀起来泼在上面的米层上,一天1—2次。别的也不需要做太多了。当酒窝中酒液全满,并且米层脱离缸壁并开始上浮时,该阶段结束,进入下一步。
落缸搭窝后的米饭里是看不到水的,可以算做是固态。这个时候也就是“培菌糖化”的过程之所以固态无水,是为了给发酵环境提供更充足的氧。当酒窝中产生的酒液满了的时候,再提供无水有氧的活动已经不可能。现在缸里的米饭应该叫做“酒醪“了,糖浓度很高,而过高的糖浓度也会抑制发酵活动的进行。所以说,现在加水正是时候。至于加水量,这个考虑到蒸饭和摊晾拌曲后的含水量不定,需要加多少水也不是一定的。一般做干性黄酒的话,1斤生米加1斤水吧。加水后将米团打散,搅拌均匀,发酵容器口单向密封,进入下一步。
朱大师:表示准确一部分,短时间发酵为配糟法,酿友做的多半为清蒸或者二清法,配糟法本身含有许多的酸和酯类所以完成酒精发酵只需要7天左右,而且时间适当缩短清香味更加突出,而清蒸或者二清法因为没有配糟需要完成后续的酯化所以时间要长一些,但是长时间发酵不等于好酒,也不会很醇厚一说,只能说长时间低温发酵有利于出酒率,但是其酒体本身没有任何特点可言,是比较普遍的一类酒,
我用蜜蜂甜酒曲做米烧,30多天还这样呢。
第一步,先找个合适的容器把做好的醪糟装进去,一定要装的满一些,待到发酵启动后又不能涨出来为准!
什么?你问比例?图上这瓶子是容量十斤,可装4-5斤糯米做好醪糟。不满怎么办?嘿嘿,加点水不就行了!
只是加水比例不超过米重的30% 这酒做出来一定是甜的!淋饭法做的醪糟最好一点水不加。
当然喽,你还是要把醪糟搅拌一下,然后单向密封就行了!此时一定有人会问还加不加曲?不加不加!!!
7月28日蒸米,当天最高气温35度,晚上8点后做好。60小时后,汲取浮汁,入单向排气的水瓶,放室内。8月4日前观察发酵现象明显。8月10日观察上部已澄清,发酵停止。酒香好,有度数,有甜味,微酸,色微黄。还有一些没有汲取浮汁的,发酵现象已不明显,下部有清液,上部米未下沉。
酒昨晚已被朋友们享用。
冒牌孝感糯米,昨天又蒸了一锅,难泡难蒸。酒曲,我不想广告。没挤压。不苦。
我昨天蒸了点白酒。 用压榨沉淀好的 黄酒蒸的。 黄酒是这样酿的 : 麦麸曲+红曲+安琪曲(根霉+酵母+酶) 混合曲, 配上这样的 粮食---- 烫熟的 大米+白面+玉米面+高梁+水果(配上水果的黄酒实在是 极其好喝 ) ,发酵好,过滤沉淀好, 把上层清澈的 酒 转入另外的桶里,就可以当黄酒喝了(个人 感觉 不加热的 好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