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朱定国 于 2019-12-25 08:17 编辑
酒的代称\别称 (1)欢伯 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为欢伯。 此别号最早出现在汉代焦征寿的“酒为欢伯,除优来乐”中; 金代元好问在《留月轩》诗中有“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
(2)扫愁景/钓诗钩 宋代苏轼在《润庭春色》诗中写道“要当立名字,未用向升斗,呼钓诗构,亦号扫愁帚”。因酒能扫除优愁,且能勾起诗兴,使人产生灵感,所以苏就就这样称呼。后便以“扫愁帚”“钓诗钩” 作为酒的代称。
(3)般若汤 佛教徒用的隐语。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才有这样的称谓。苏就在《东坡志林.道释》中有“僧谓酒为般若汤”的记载。
(4)绿蚁、碧蚁 酒面上的绿色泡沫,也作为酒的代称。白居易在《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诗中写道,“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5)曲生、曲秀才 据郑檠在《开天传信记》中记载,“唐代道土叶法善,居玄真观。有朝客十余人来访,解带淹留,满座思酒。突有-少年傲院直人,自称曲秀才,吭声谈论,一座皆惊。久暂起,如风旋转。法善以为是妖魅,俟曲生复至,密以小剑击之,随手坠于阶下,化为瓶植,美酒盈瓶。坐客大笑饮之,其味甚佳,后来就以“曲生”成“曲秀才”作为酒的别称。
(6)天禄 语出《汉书.食货志》,“酒者,天子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相传,隋朝末年,王世充曾对诸臣说,“酒能辅和气,宜时天禄大夫”。
(7)青州从事/平原督邮 “青州从事”是美酒的隐语。“平原督邮” 是坏酒的隐语。据南朝末国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术解》记载,“植公 (桓温)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隔县。从事,言到齐:督邮,言在鬲上住”。“从事”“督邮”原为官名。因为青州境内有齐郡,齐与脐同音,凡好酒都是酒力下沉到脐部的,从事又是美职;而劣酒则不下肚,至横隔膜为止,平原有鬲县,与膈同音,督邮又是贱职,故以此为喻。
(8)清圣/浊贤 东汉末年,曹操主政,下令禁酒。在北宋时期李肪等撰写的《太平御览》引《魏略》中有这样的记载,“太祖(曹操)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唐代季适在《罢相作》中写有“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的诗句。宋代陆游在《溯溪》诗中写有“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的诗句。
[size=14.0000pt](9)其他称呼 除此以外,看有玉液、流腹、红友,绿醒、金波等美丽的别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