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吧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11374|回复: 19

学习贴,这才是标准固态法小曲清香的出酒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7 09: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紫晖 于 2019-7-7 09:22 编辑

QQ群看到的,泸州地区中上水平的出酒率,传统非糖化酶麸曲,大家加油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7 09: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晖 于 2019-7-7 09:37 编辑

固态法小曲清香,58度出酒率48%属于保底要求!
低于这个数,属于酿造师技术问题
配糟是循环配糟
所以不存在你说的酒糟可以多出酒的问题
实际出酒度数60度+
酒头酒尾循环
所以也不存在酒头酒尾产量的问题
这出酒率水平在泸州算是中上而已
小曲固态法白酒出酒率度数一般按58度计
浓香按60.5度计算
酱香按53度计算麸曲,我们泸州本地产的酒曲
糯高粱要求出酒率高一个点
58度49%
梗高粱58度48%
少于这个数,酿酒师只有基本工资
没有效益提成
梗高粱10元 糯高粱20元
梗高粱要分美粮,澳粮,东北粮
糯高粱要分泸州粮,四川粮,河南粮
不加糖化酶
传统工艺是不准添加糖化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7 09: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晖 于 2019-7-7 09:34 编辑

这个可以看出,真正国内核心产酒区,工厂酒坊的出酒率还是很厉害的,直接秒杀小打小闹的家庭自酿出酒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9-7-7 10:43: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酿和酒厂不一样的
粮食少,出酒率低,5斤高粱的出酒率肯定没有500斤高粱的出酒率高。
配糟可以提高出酒率,只要配糟,固态高粱出酒率不可能低于50%
自酿不必纠结于出酒率。打个比方,20斤高粱,正常50%出酒率的话,出50度10斤酒,45%的出酒率是9斤,只相差1斤而已,意义不大。
所以自酿只要提高酒质,出酒率还是不必太在意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9-7-7 10:46: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提条件是使用传统酒曲,不含糖化酶

如果用安琪这一类的生料酒曲,出酒率肯定不低于50%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9-7-7 10:47: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晖 发表于 2019-7-7 09:32
这个可以看出,真正国内核心产酒区,工厂酒坊的出酒率还是很厉害的,直接秒杀小打小闹的家庭自酿出酒率。

这个确实这样,我了解到的是酒糟循环利用,丢底面糟,只用传统小曲,掐头去尾后的原酒折算57度55-57%出酒率,不然算掉排。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9-7-7 11: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酿过程如果循环配糟,头尾酒复蒸,达到上述出酒率也是可以做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9-7-7 11: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梗高粱,以57度计算,出酒率54%的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9-7-7 12: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麦田 发表于 2019-7-7 11:41
东北梗高粱,以57度计算,出酒率54%的路过

配糟可以,清做基本不可能。

以100斤粮为例,57度出54%,是54斤57度酒。折算到50度就是62.5斤,,也就是说折算到50度的出酒率是62.5%,如果算上酒头和酒尾,这个出酒率可以达到65%以上了。。厉害呀

能否分享一下经验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9-7-7 12: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固态法小曲清香,58度出酒率48%属于保底要求!
低于这个数,属于酿造师技术问题”


这个折算到50度出酒率是56.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期待您的支持,论坛发展有您参与!
酿酒吧论坛是一个以自酿酒为主的技术交流论坛,汇聚全国各地自酿酒爱好者在这里学习交流自酿酒技术知识,共享各种酿酒技术资料,讨论酿酒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技巧,同时也是相关从业人员交朋结友,相互传递感情的一片乐园。

查看 »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酿酒吧 ( 公安网备41172102000150号/豫ICP备12020028号-1 )

GMT+8, 2025-5-4 21:18 , Processed in 0.04484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