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朱定国

酿酒基础知识问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8 12: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水火风 发表于 2019-2-28 09:58
感谢版主  高温出酒和低温出酒除了快慢 酒品有没有区别

酒体里面的微量成分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 14: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老师的帖每看都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 21:20: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朱老师您好,我有50斤液态高粱,40斤玉米,50斤大米,都是生料液态的,您说我怎样蒸好,一起混蒸还是单独蒸,最后还要问下这三样怎样配比味道更好,是陈放以后对一起,还是接出来就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 16:47: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定国 发表于 2019-2-28 12:59
酒体里面的微量成分不一样

收藏了!朱老师您好,我有50斤液态高粱,40斤玉米,50斤大米,都是生料液态的,您说我怎样蒸好,一起混蒸还是单独蒸,最后还要问下这三样怎样配比味道更好,是陈放以后对一起,还是接出来就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 20: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老师好,请教个问题,直播中说过酒厂都要求用304不锈钢罐发酵装酒,请问用304材质发酵装酒,酒的腐蚀性和PH值是不同于水的,到底装酒会不会造成重金属的超标这个问题,有没有检测数据支持的结论呢。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13: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82574807 发表于 2019-3-2 16:47
收藏了!朱老师您好,我有50斤液态高粱,40斤玉米,50斤大米,都是生料液态的,您说我怎样蒸好,一起混蒸 ...

若果不是太讲究可以串蒸试一试。如果有时间、又不想浪费那么建议分别蒸馏后期陈放一段时间、然后自己勾调(边尝变实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13: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晖 发表于 2019-3-2 20:34
朱老师好,请教个问题,直播中说过酒厂都要求用304不锈钢罐发酵装酒,请问用304材质发酵装酒,酒的腐蚀性和 ...

现阶段的研究(有关要求检测的重金属)发现304食品级不锈钢不会造成酒体重金属超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4 19: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定国 发表于 2019-3-4 13:05
现阶段的研究(有关要求检测的重金属)发现304食品级不锈钢不会造成酒体重金属超标

谢谢,请问黄酒类的,就是没有经过蒸酒过程的酒,用304材质的桶进行发酵,有检测数据证明不蒸酒需要检测的重金属类也不超标吗,还有一个疑惑是比如一桶酒醅如果发酵过程已经重金属类的超标了,经过正常的蒸酒的话,出的白酒会不会检测合格呢。谢谢。

点评

合格,重金属类是蒸不出来的,它不具备挥发性  发表于 2020-1-22 23: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4 22: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老师好,请教一下这个高粱小曲糖化 环境温度20到25度  糖化多长时间为好 口尝什么味道为佳(这个味道麻烦写直白一点,有些词真心搞不懂,像华西曲上说的达味现在也不清楚是啥意思......
低温发酵的话 环境温度多少 发酵多少天 (自己做了个保温箱可以设置温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5 09: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晖 发表于 2019-3-4 19:20
谢谢,请问黄酒类的,就是没有经过蒸酒过程的酒,用304材质的桶进行发酵,有检测数据证明不蒸酒需要检测 ...

黄酒类就得检测了,因为很多原材料重金属超标,通过发酵那么就会进入酒体里面,而蒸馏过程可以很大程度截留重金属。这类的研究很多,有兴趣可查看中国知网上面的论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酿酒吧 ( 公安网备41172102000150号/豫ICP备12020028号-1 )

GMT+8, 2025-4-20 03:00 , Processed in 0.0402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