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24|回复: 4

古人为啥那么能喝?因为喝的不是白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2 22: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你看到武松连喝十八碗酒,照样上井冈山打猛虎,李白喝完一斗酒,照样能够写出传世千年的锦绣诗词,你会不会觉得古人都特别能喝酒?

其实,不是古人普遍酒量很大,而是他们喝的酒,不是蒸馏酒,而是发酵酒。这种酒,与如今的米酒和黄酒较为相似,酒精度数比较低,多数只有几度左右,度数高的也就是十几度。

因此,我们在古代小说和古装影视剧中,通常见到豪爽之人行走江湖,路上碰到酒铺歇脚,几乎不点菜也能喝几杯,就是因为喝的是度数很低的水酒,有解渴的作用。

即便如此,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武松都称得上豪饮之人。如果将武松连喝十八碗的酒,换算成如今我们常喝的50度左右的白酒,他的酒量有一斤半左右。

那么,属于蒸馏酒的白酒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这个说法至今没有定论,后人从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等判断,有汉代、唐代、宋代、元代等之说。

不过,杜康哥觉得出现在元朝初期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因为与发酵酒不同的是,白酒还需要经过蒸馏的工序,而这是从蒙古人传到中原的技艺,原来的音名叫“阿刺吉”,这在忽必烈的饮膳太医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中有明确记载。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盛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而清代檀萃也曾在《滇海虞衡志》中说:“盖烧酒名酒露,元初传入中国, 中国人无处不饮乎烧酒。”

但由于元朝统治中原的历史较短,因此,即使在明朝时期,许多人并不习惯喝白酒,直到清朝时期,蒙古人后裔再次侵入中原,白酒才取代米酒和黄酒等发酵酒,渐渐成为社会消费的主流。

而在唐代及以前,虽然文献中有烧春、烧酒、白酒的记载,但那时的白酒指的是米酒,而所谓烧酒,也只是因为酿酒技艺提升,导致所酿之酒的度数相对较高,才被人们习惯性那样称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4 10: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长知识,哈
1古人并非酒量大,因为他们喝的不是蒸馏酒。度数低
2蒸馏酒技术可能由元朝蒙古人带到中原
3中原流行喝蒸馏酒是从清朝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4 14: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喝酒未必度数高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6 23: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进步了点,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7 09: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知道,元老武松没我酒量高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酿酒吧 ( 公安网备41172102000150号/豫ICP备12020028号-1 )

GMT+8, 2025-4-20 12:33 , Processed in 0.0617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