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qinghua

酒曲里的黄曲霉和发霉大米里面的黄曲霉是一回事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8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个帖子,学习一下认知方式。
许多人会说 “脱离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但却是一知半解

我们都爱生活
百家号03-2600:22


在我的许多科普文章后面,时不时遇到愤愤不平的质问“你没听说过‘脱离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么?”每当此时,我都哭笑不得,想回一条:

第一, 这句话最早出自我的文章;

第二, 第二,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半桶水。


说这句话出自我的文章,只是指表达方式,它所表达的内容是毒理学中的基本原则。传统上有两种表达:一种是“剂量决定毒性”,还有一种是“万物皆有毒,只要剂量足”。我在早年的一篇文章中表达成 “一切脱离了剂量所谈的毒性都是耍流氓”,后来被简化成“脱离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而传播开来。

许多人认为这句话是说“只要量少,那么就是无害的”。这当然不能说是错的,但并不是它的全部内涵。在讨论食品中某种成分的安全性时,有两种情形:

第一种,是量大时有害,但小到一定程度时会被人体处理掉,也就不会危害健康。这个“对人体健康不产生影响的最大剂量”就是通常所说的“安全摄入量”。

食品添加剂的剂量和毒性之间关系必须是这种情况。也就是说,一种物质要成为食品添加剂,必须存在“安全摄入量”,而且这个安全剂量要大于正常使用所需要的“有效剂量”。大得越多,安全性就越高。比如大多数的增稠剂和香精香料,怎么用也到不了了超过安全剂量的地步,也就不用担心“过量使用”。

第二种,是在“测试的剂量”明显小于“正常摄入量”的时候,还能显示出毒性,测试更小的剂量也就没有实际价值,这种情况也就被表达为“不存在安全剂量”。

毒性和剂量是这种关系的物质不允许主动添加到食品中。它们一般是食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我们可以采取措施减少它的含量,也可以监控它的含量,但是却无法避免它的出现,比如黄曲霉毒素和重金属。这种情况只能制定一个“控制标准”,从而把它带来的风险控制到“可接受范围之内”。这种标准是“风险”与“损失”的权衡结果。提高标准可以降低一定的健康风险(在全国人口的基数上,减少的病例数可能还不少),但是要付出大量粮食不能被食用的代价——在这些粮食和病例数之间如何取舍,才是公共卫生决策的关键。

总而言之,“脱离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强调的是我们要根据剂量来讨论毒性的大小。但这种讨论的核心,是去跟它带来的好处相比较。如果它不带来好处,那么根本用不着考虑它是否安全,就可以直接否决。现代药物的审批,就是基于这一原则——如果一种药物不被证明“有效”,那么讨论它是否安全并没有任何意义。在确认有效的前提下,去讨论药物本身或者其中的杂质有多大危害,才有必要——比如一种药物能帮助减肥,但在所需剂量下导致脱发,那么就不会被接受;但如果能治疗癌症,那么脱发的副作用就可以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 07: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赞同介师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4 23: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麸曲的糖化菌主要是黑曲霉,有一种是黑曲霉uv-11,菌落颜色暗黄,但不是黄曲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酿酒吧 ( 公安网备41172102000150号/豫ICP备12020028号-1 )

GMT+8, 2025-4-20 19:26 , Processed in 0.03784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