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02|回复: 0

酿酒业中CO2气体的危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9 17: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虽然人们都熟知酿酒业中与CO2有关的危害,然而在酿酒业中,每年仍有人不幸死于本来可以避免的意外事故。德国向来有着良好的安全记录,但是去年还是有两名工人死于同一家酿酒厂的两个不同的事故。
    科尔康公司的高级支持工程师克里斯·威尔逊(Chris Wilson)谈论了这些事件并解释如何通过遵守正确的CO2气体安全程序来避免这些惨剧的发生。

    在第一个事故中,业主死时头和身体位于啤酒混合罐中。据此推测,业主在进行装瓶和后续的清理之后,俯身检查容器,然后被CO2包围。十个月后,在同一家酿酒厂,一个工人被发现死于用于再循环小麦啤酒的压力罐中。他很可能忘记安装酵母塞子,然后为了安装这个塞子,俯身到已经用CO2加压的罐中。被发现时他在容器中,臀部朝上,由于CO2浓度极高,估计他几秒内就已中毒死亡。

    这两起事故表明了CO2极具危险性,可以在短时间内把人毒死。

CO2的特性和效果

    CO2极其危险,可以两种方式致人死亡:通过替换O2,导致人快速窒息;或本身作为一种毒素。人暴露在少量浓度为0.5%的CO2中,就会出现中毒的危险,而浓度超过10%可能会导致死亡。由于CO2完全无臭无色,堪称隐形杀手,当人察觉时已为时过晚。

    CO2是发酵过程产生的副产品,因为该气体比空气重,所以会在容器和密闭空间(如罐和酒窖)的底部聚集,甚至溢出发酵罐并下沉到酿酒厂地面上,然后在地面上方形成一些致命的看不见的聚集区域。事实上,在整个酿酒以及包装和装瓶过程中,CO2是一种危险源。

安全预防措施

    人们容易误入发酵罐、啤酒混合罐、筒仓和其它密闭空间——并且这些空间很少配置安全联锁装置。因此,应配备并遵守严格的安全系统。雇主必须评估这些领域对他们的员工造成的风险,并竭尽全力阻止这些风险。在多数情况下,评估和安全工作系统都会要求使用气体检测设备对环境气体进行检测。

    按照条例, 进入受限空间是非常规的, 只有在必要时才进入。因此,如果一定要进入受限空间,例如检查设备或清洁工作是否正确进行,则必须遵守相应的安全守则。

    首先,应完全清除该空间中的CO2。可以通过采用环形总管系统直接将所有的发酵和压力气体排入户外空气中。如果由于布局的原因无法进行此操作,那么必须手动提取和安全转移CO2。

    在进入罐或其它密闭空间之前,应使用合适的CO2监控器进行CO2的“释放测量”。这是检查CO2浓度是否在安全水平上的唯一可靠方法。必须由合格的人员进行测量,通常将监控器由高处放入容器内并让监控器在此处停留几分钟。当然,任何监控设备必须耐用、可靠,并且要经过定期校准和测试。

保护工人进入密闭空间

    任何进入罐或其它密闭空间的人员必须配备合适的气体检测仪。如果CO2浓度超过了某个水平,气体检测仪将进入声、光报警模式。

    一般来说,在CO2浓度达到0.5 %时,气体检测仪会预警;达到1-2 %时,主报警器会被激活。大部分气体探测器都带有报警阈值选择功能,以避免过于频繁的警报声响,并同时确保容器内工作人员的安全。

CO2气体检测器类型
    便携式和固定式CO2检测仪都可以用于酿酒厂中的CO2监控。固定式系统一般包括一个或多个与单独的控制面板连接检测探头。如果气体检测仪读取到危险的CO2水平,会自动触发排气扇并可能激活警铃或者警灯,以警告工人撤离该区域。此类型的装置适用于酒窖和机房等大空间。

    然而,酿酒行业中很多密闭空间的工作都在更加受限制的区域展开,而在这些区域无法安装固定式气体报警器。这意味着需要小巧的便携式装置。这些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应该易于使用、一键操作:工人只需稍加培训就能正确使用,大大提高安全系数。便携式气体检测仪配备一至多个感应器,能发出强大的视听警报,当二氧化碳含量超过事先设定的阈值就能发出警报。工人在密闭空间也能自如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确保不会漏掉CO2高度沉集的区域。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还应该具有如下特性。严苛环境中的救生工具须尽可能坚固耐用,在抗冲击的外壳中安放可靠的电子设备。尽管气体检测仪需暴露于大气中而无法做到设备完全密封,仍然必须采取措施使产品高度防尘,有效防止进水。气体检测仪除了坚固耐用,还必须设计精良,轻巧紧凑,方便工作人员当班期间全程携带。

    最后,由于在狭窄空间内工作存在照明不足等诸多困难,仪器应该容易使用。无论气体检测仪内部架构或数据管理选项有多先进,都应该有清晰的显示屏、简单明了的一键式操作以及响亮及明亮的报警器,让相关工作人员都能轻松自如地使用。

结论
    对CO2风险的重视不足已经导致许多死亡惨剧,让人追悔莫及。如果工作人员都能不折不扣遵守上述安全程序,遭遇这一无色无臭无味的“隐形杀手”时就能大大降低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酿酒吧 ( 公安网备41172102000150号/豫ICP备12020028号-1 )

GMT+8, 2025-4-21 03:55 , Processed in 0.0510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