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阿飞龙 于 2016-6-26 07:20 编辑
★★提醒:自酿果酒不宜用冰糖
葡萄已陆续上市,又一个葡萄酒酿季将要来到。有些人已急不可耐地使用鲜食葡萄开酿了。
由于糖度不够,大多采用加糖的方式提高酒精度。很多人以为加冰糖好,因为它是提炼过的。
但它是怎么提炼的呢?估记很多人不了解,当你了解它的加工方法后,就知道冰糖的害处了:
----------------------------------------------------------
冰糖熬制工艺:
1、选料:最好选用洁白砂糖,白绵糖次之。白矾也应洁白透明。
2、加水:按白砂糖100公斤加清洁水35公斤的比例,搅拌均匀。若加水过少,则糖料熔化不好,出现“砂头”使冰糖浑浊。
3、熬制:先在夹层锅的夹层中加入植物油,将小锅放在大锅里(要支起不接触锅底,以免把糖熬焦,再将糖液倒入小锅内加热,熬5~8分钟时,加入一公斤被水溶解的白矾,边加边搅,待糖液内温度升至150℃时停火,在糖液温度降到115~120℃时出锅入盘。
4、结晶:将糖盘放在土炕上,用棉被盖好。盘内温度当天应保持在90℃左右,以后每天降温10℃,降到第7天为止,让糖结晶。
5、包装。
------------
由此可见,冰糖中含有1%的白矾。白矾是什么东西?
白矾就是明矾,也是工业原料硫酸铝钾,食用过多(加冰糖酿酒,糖转化为酒精,冰糖内含的白矾必然会残留在果酒中,都被你喝下去了!) 有人说这么一点白矾,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死不了人的。
果酒一般是天天要喝的,每杯酒中矾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如果喝它几十年,每年360多天,那么积累下来,身体中积累的白矾可就相当可观了。
另外,你经常吃几根油条、来点粉丝、叫上一盘凉粉,早晨再吃几个泡打粉制作的面制品如包子,这样算下来,每天吃下去的矾物可真不少!可怕的是矾吃下去了,却排不出体外! 【事实上,一份2003年江苏地区面食中铝含量的调查显示,油条中铝的平均含量为495.6 毫克/千克,最大值达到1538.7 毫克/千克,平均超过现行标准5倍,最高达15倍。馒头等蒸制面食中平均铝含量为149 毫克/千克,最大值为930.7 毫克/千克,烘烤面食平均含量为86毫克/千克。许多甘薯粉条、粉丝产品中铝的含量超过300毫克/千克(干样品)。另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监测还显示,人群中30%多的个体每周铝的安全摄入量超过世卫组织制订的每周耐受量的参考值,其中4-6岁的儿童最高,为参考值的2.6倍。】
现代研究却发现明矾对健康的危害,主要是铝在人体内的慢性积累。矾中的铝被人体吸收后很难排除体外,会残留在人的肺、骨骼、肝、脑、睾丸等处慢慢蓄积。铝的大量蓄积,会损害大脑及神经细胞,可能导致脑萎缩、痴呆等症状,还可能引发贫血、骨质疏松等。
铝的危害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所以易被轻视,然而一旦发现时,却已经是后果严重、不可恢复的了。并且不一定想到这是自己日常饮食习惯造成的,死也不知其因。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89年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加以控制。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则要求食品中铝的残留量不得超过100毫克/千克(干重),且将明矾的使用范围限定于油炸食品、水产品、豆制品、发酵粉等。
-------------
如果你偶尔饮用果酒,平时含有矾类的面食等食品吃得极少,或者你自酿的保健药酒,正需要矾的药性,那么尽管用它。
否则,你自酿的果酒,只是天天小酌几杯,不需要矾类的那种药性,那么你看重的就是放心安全(是药三分毒),同时想避免三精勾兑酒的毒害,现在明白了冰糖的生产方法,那么你在酿酒、泡酒时还用冰糖吗?
建议:尽可能用白砂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