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错怪卖曲的了,是我的米不行
本帖最后由 金玉 于 2015-9-22 16:05 编辑我买了淘宝著名的曲,卖家用自家新糯米做的酒或醪糟很好,我用超市2.6一斤的大米,做的干酒度数低,醪糟极度酸。
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我上午在知乎看到这个文章。一个大米厂技术员写的:
三块钱以下的大米还是不要买了吧,先来给大家粗略算笔账。2014年国家稻谷托市最低收购价格大概1.4/斤左右,然后稻谷加工的过程中要除杂(秸秆、树叶、小石子)、砻谷脱壳(稻壳)、碾米(油糠)、抛光(米糠)、碎米分级(碎米,分为大碎、中碎、小碎)、色选(异色粒,包括黄粒、垩白粒、病斑)等工序(括号内为产生的杂质)。一般情况从出米率大概在50%-60%左右,也就是说最终加工出来的成品米只占50%-60%,也就是说成本大概在2.8/斤左右,这还不算加工电耗、折旧、人工成本、销售费用、包装等敷料。 这时候肯定就会有人问了,那为什么我还是能买到一块几、两块多一点的大米呢?这个就要感谢我们的邻国了,主要有巴基斯坦、越南、柬埔寨、泰国几个国家。国家每年从这些国家进口大量白米(稻谷属于种子,是不能进口的);还有大量从广X走私进国内的大米(地方政府靠这个活命的,肯定不能管太严)。这些米价格基本在1.5到1.8之间。所以市面上的廉价散米大部分都是配了一部分进口大米的。注意!我这里没有黑进口米的意思,进口米价格之所以便宜主要原因一是这些国家不像国内有稻谷最低收购价的要求(国内要保障农民朋友的利益,所以会制定一个最低收购价标准,一般中储粮托市收购就是按这个来的);二是这些国家处在热带或者亚热带,一年可以种三季水稻(PS:法爷三季稻不要杀我),而国内目前比较流行的耕种方式主要是中稻-油菜轮作或者中稻-小麦轮作,一年只有一季。产出多,人口也不如中国多,那只有出口咯!所以进口米价格低是很正常的。 水稻的生长周期包括苗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扬花灌浆期、成熟期;其中对大米口感影响最主要在扬花灌浆期,进口米一年三季,普遍生长周期短,所以灌浆时间也短,口感自然不如国内大米。 那为什么要进口这种口感差的大米呢?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多!人口真的很多,还有严重的粮食浪费行为!所以每年国家都需要进口大量大米来满足市场需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家为了保障军队用粮、特殊自然灾害用粮、以及控制国内大米市场的稳定。大部分粮源实际上进入了中储粮的粮库,之后这批储备粮会在三年内陆陆续续的轮换出来。所以部分今年收获的粮食可能到2017年才能轮换出来,那个时候这就属于陈粮了,出米率会下降、口感也会有一些变化。可是没有办法呀,谁让咱们国家人口这么多呢?而且粮食稳定真的太重要了,国家必须控制! 额,似乎跑题了,我们再回头来说配米,实际上大米加工企业对于配米的管理也是非常严格的,总不能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吧?以我们公司为例,大部分配米出来后都会请公司员工进行口感测试(曾经每天早上10点、下午4点都会被叫去做口感测试,一天吃好几顿,重点是还不给菜,光吃米饭呢!那段时间胖了十斤!),在确保口感差不多、价格控制在不亏损的情况下,大米就可以上市了。(在来公司之前我从没见过如此低毛利的产品,大米真的是极低毛利了,就算是中粮、金龙鱼这样的大型企业,在大米加工上每年都是血亏的)。所以,市面上价格在4元以上的大米属于品种比较纯的那种了,吃起来口感也会非常好。还有,尽量选福临门这样的大品牌米,主要还是安全。小米厂打油抛光属于普遍现象,如果你把手插进米堆里面然后手上一手油的话,那种米还是少吃咯。至少我们公司现在是加水轻抛的,吃起来也放心。
最后,只能羡慕家在水稻产区的酿友。:'(
突然想到,昨天收到江西产的稻谷6斤,18包邮,得到一点安慰。:lol
过段时间,来些新稻谷的图片;
超市的大米,都是有所谓的生产标准的,还得防虫、防霉等,闻闻就没有那种稻谷的清香。 谢谢!学习下! 这也是城市人的悲哀吧~
(法爷三季稻,秒杀大火球~) 好米才有好质量的淀粉哦,学习了,便宜,以后要多打几个问号。 是的,有的中国人什么都能做出来 九合塔 发表于 2015-9-22 18:16
是的,有的中国人什么都能做出来
有人将米串袋重新包装,除了他自己,谁也不清楚是那里的,那年的。提醒大家,较低价位的孝感米,八成以上是假的。 假米到处都有 假米到处都有 天不变,人自变,国人国学 自己种得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