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大曲酒常见异常发酵及处理措施
浓香大曲酒常见异常发酵及处理措施①出窖糟黑硬当糟醅出现黑硬时,一般还伴随糟醅干、缺水,出窖淀粉高等,其原因是上排人窖糟用糠量大,而量水用量及糊化度不够。用糠量大则保水性较差,水分很快下沉,此时糟醅中含有氧气以及从空气中带人窖内的霉菌,在有氧条件下利用淀粉进行繁殖,使糟醅变黑,产酒量少,所产之酒不仅少且有明显异杂味和霉味。这种糟产生的黄水黑清,带有酱油色。解决办法是本排减少用糠量,并注意蒸粮糊化。②糟醅色黄、残余淀粉高、黄水现白。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冬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上排入窖温度过低、糊化不好,其手感涩而不滑;黄水酽白,手感涩,鼻闻缺少酒味和窖香味,口尝味淡而微有甜感。解决办法:由于本排出窖淀粉高,而且母糟残余淀粉通过在窖长时间吸水,甑内容易糊化,所以一方面应减少本排投粮,其次要注意糊化度,不能在甑内蒸煮太长,防止过度糊化而出现发酵过猛,同时适当减少用糠量。③糟醅腻、滴窖困难。此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上排用糟量及用水量过大,而用糠量过少,糟醅活力差,由于糟醅在重力作用下将下层糟压得过紧,窖内容氧明显不足,造成糟醅发酵困难,黄水停留于中层糟中。解决办法是:出窖时加强滴窖,本排适当增加用糠量,并视酸度情况适当增加用曲量。④糟醅呈酱色。如果人窖温度过高、用曲时过大、用糠量过大,则由于发酵过快,糟醅升温过猛,可能会出现出窖糟颜色深而带酱色,且糟醅不保水,出窖糟瘦弱、干燥。黄水黑清,口尝酸度大、不挂排。本排应注意适当增加投粮,以补充淀粉,减少用粮量的用曲量。这种情况出现在热季的频率较高。⑤糟醅色深、有倒烧味、糟醅硬而干,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上排时水用量不足,而且用糠量偏大,或踩窖不紧,造成窖内酵母繁殖和发酵不好而使糟醅中霉菌繁殖过旺所致。黄水深褐色,口尝酸味特别大,且同时伴有苦味和其他邪杂味(如霉味)等。解决办法是本排减少用粮量,注意适当增加量水用量。视季节适当踩窖以减少窖内空气含量。⑥糟醅发软、缺少骨力。此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上排用糠量过少,用水量偏大,以致窖内中下层糟在窖处于黄水的浸泡中,出窖时糟醅骨力差,出窖糟见风变黑,尤其在夏季这种现象出现的概率比较高。由于夏季气温高,入窖糟醅温度不易降温到适宜的人窖温度,当糟醅人窖后,酵母繁殖时间不足而代谢不足,但温度适宜细菌等微生物繁殖,如果水分再大,则更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和代谢,造成糟糕内残余淀粉被产酸细菌利用而变酸,且夏季度夏时间长,糟醅长期在高酸度的黄水中浸泡而变得很软,缺少骨力。黄水黑而清、酸度高,有些甚至呈黑色。产酒少而质量差。解决办法是:增加投粮和用糠量,适当减少用曲量(因转排时一般气温尚比较高),减少润粮时间和蒸粮时间,只要达到润粮和蒸粮糊化透彻即可。⑦糟醅中有明显的粮食颗粒、出窖淀粉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出窖润粮不好,上排蒸粮不熟,或投粮过大。润粮不透,则蒸粮糊化困难,蒸粮不熟则淀粉糖化困难,而酵母不能直接利用淀粉,在正常季节则会出现出窖淀粉高,而产酒少,若是在夏季,则出现霉菌繁殖而发烧,使糟醅带霉味而产酒少且差。黄水酽白,酸度低,有时会有甜味,手感涩而不滑。⑧糟醅有馊味。这种现象是因为不注意入窖糟卫生,而带人过多的杂菌;或量水温度不够(未达到85°℃以上)导致乳酸菌繁殖过旺。有人研究,酒中的馊味是由于丁二酮含量过高,而于二酮的生成是由于乳酸菌与酵母、多黏细菌共同作用的产物。黄水也会带有馊味。所产酒质较差。所以,操作时一定要注意现场卫生,勤打扫场地、工用器具,晾糟机撒下的糟一定要回甑生蒸;注意量水温度必须达到85℃以上,最好用沸点量水。⑨出窖糟颜色浅黄、淀粉高。这种情况还伴随有出窖酸度低、滴不出黄水、残淀粉高,主要原因是人窖温度过低。某厂一月份曾经出现过人窖温度分别为9、11、12、13°℃人窖的情况,出窖时,正常窖池的粮糟产酒在35kg,而以上温度人窖的窖池其粮糟产酒则只有10~15kg。所以即使在冬季也要注意人窖温度不能太低,最好不要低于15℃。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了 西瓜汁 发表于 2022-4-11 21:37
学习了
共同探讨 朱定国 发表于 2022-4-14 21:48
共同探讨
朱老师谦虚啦: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