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应该又双叒叕失败了,不知道什么原因。
去年立冬酿的第一轮黄酒,20斤糯米,总共加水26斤,叶网黄酒曲,气温20以下发酵两月,澄清30天,最后黄酒口感偏酸。第二轮也是20斤糯米,3月5日开始蒸米,31度保温糖化36小时窝水8成满,还是叶网黄酒曲,口尝微酸微甜,总共加水24斤20度左右发酵,现在基本上发酵一个多星期了,搅拌后品尝口感还是偏酸,看来应该又失败了。
黄酒真是麻烦,摊凉拌曲粘的想哭,每天还搅拌,最终口感自己还不满意,真没高粱白酒好弄。 本帖最后由 阿飞龙 于 2022-3-15 21:40 编辑
cwsff 发表于 2022-3-15 20:34
打散时加水8斤,糖化窝水8成满时加水16斤,总共24斤,1比1.2还多吗?
你被网上流传的所谓加水量误导了。糖化时,绝不可以再加16斤水的!水严重超量:lol
网上流传的酿酒资料所说的加水量,极易导致新手误解,其加水量里包括了泡米时已吸收的水量、蒸饭时吸收的水量、淋水降温时饭时吸收的水量、拌曲用的水量、还有额外的加水量。
按照网上流传的酿酒资料上的加水量,加水后,必然是干黄,酒一定酸涩难喝,导致新酿的黄酒口感很不理想,甚至认为自 酿失败。
不要用加水量这个说法,而要用干米重、酒醅重、酒曲耐酒值来判定所谓的加水量。比如用20干米,经过一系列操作,泡、蒸、淋、拌曲、糖化、14度酒曲进行酒化发酵,最后共得酒醅共40斤(包括干米重、各种水重)。(如果酒曲里的酵母耐酒值是20度,那么,酒醅的含水量还要减少一些,酒醅的重量约36斤左右为宜)这样发酵完成后,所得的酒一定是微甜的,不会酸涩难喝。
理论上,17克糖/升能产生1度的酒度,也就是说2斤水里的17克糖经酵母发酵,可生成1度的酒。因此,用酵母耐酒值20度的酒曲做黄酒,至少需要额外85克/升的糖,(即40斤酒醅里需要额外补糖1700克)才能保证酒微甜。没想到你不但不补糖,反而超量加水,酒中已毫无残糖,诸味失衡,因此酒酸涩无比!
如果不是老婆说要喝低度酒都不想弄黄酒,现在就2坛黄酒,其他全是高粱固态,如果再酿不好黄酒,以后就弄香雪酒让老婆慢慢适应。酒 本帖最后由 janwe 于 2022-3-14 22:06 编辑
我这几年一直用叶网黄酒曲,太冷的时候也恒温糖化,感觉你说的酸是糖化温度高了,保持恒温的话糖化时间也长了,还有保温糖化时温度探头放的位置也有关系,保温31度的话粮食中心的温度会高好几度,我一般开28度 还有件事挺有意思,几年前有批酒也是做酸了,入口明显偏酸那种,当时想倒了或蒸馏,结果还是澄清后过滤煎酒装瓶,放了一年多还是两年,开了一瓶尝下,居然没啥酸味了 janwe 发表于 2022-3-14 22:28
还有件事挺有意思,几年前有批酒也是做酸了,入口明显偏酸那种,当时想倒了或蒸馏,结果还是澄清后过滤煎酒 ...
难道黄酒陈酿也能改善口感,第一轮的还剩几瓶,那就先放哪里,明年再看看有没变化,谢谢指点。 janwe 发表于 2022-3-14 22:03
我这几年一直用叶网黄酒曲,太冷的时候也恒温糖化,感觉你说的酸是糖化温度高了,保持恒温的话糖化时间也长 ...
之前一直用蜜蜂酒曲糖化加红曲米做青红,也是31度恒温糖化,青红做出来口感比叶网黄酒曲要甜没酸味,但酒精度要低一点。叶网黄酒曲也就用过这两次,以后再多研究。 cwsff 发表于 2022-3-14 22:51
难道黄酒陈酿也能改善口感,第一轮的还剩几瓶,那就先放哪里,明年再看看有没变化,谢谢指点。
客气了,相互学习! 为什么要加这么多的水? 阿飞龙 发表于 2022-3-15 14:23
为什么要加这么多的水?
打散时加水8斤,糖化窝水8成满时加水16斤,总共24斤,1比1.2还多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