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还是该注意细节
本帖最后由 秦时明月汉时酒 于 2020-7-15 09:59 编辑前几天去老家一个叔家里,他说要酿酒,我给他带去半袋曲。等我到家时发现他已经把粮食泡上了,他准备酿三粮酒,荞麦,高粱,大米。还买了安琪酒曲,我建议他别用了,本来安琪出酒就不怎么好,再加上夏天温度高,我让他用我带回来的大曲,加20%。
闲聊了会儿,去看他泡的粮食,荞麦和高粱泡一起了,还准备往里面加大米,我说别加了,荞麦和高粱泡一起,最后含水率不一致,大米要是再加进去,蒸出来成一锅粥了。大米加0.9倍的水,米把水吸干就可以上锅蒸了。下午我走时,荞麦已经泡的不像样子了,估计蒸出来要成糊糊了。第二天问我表弟,说他睡得早,那个叔从下午五点,搞到凌晨1点。具体细节我没问。他这一发粮食含水率绝对超55%了,他要加10%的稻壳发酵。
对于这个新手酿酒我给他总结了几点:
1、多粮酒泡粮一定要分开,粮食不同,吸水情况不同,绝不能混在一起。
2、蒸粮锅太小,50L小锅,30斤分两次蒸,太耗时。100斤粮大概需要200升的锅蒸。
3、搞到凌晨1点多,高粱没泡开,一锅蒸了3个多小时。
4、上一次我去给他说了几个要点,他还找个笔记录了,可操作时,没有参考我的经验。泡粮细节还要没把握好。
最后附上酿酒流程,供新手参考。
1、泡粮。不同的粮食一定要分开泡。泡粮结束含水率控制在45%-48%之间。
2、蒸粮。由于含水率在45%-48%,蒸粮比较简单,如果发酵时间长,可以直接蒸开花。如果发酵时间短,蒸30-60分钟,焖30分钟,再蒸30-60分钟,具体操作自己摸索几次。这样蒸出的粮食比较硬(或者叫有骨力),在蒸酒时可以减少稻壳用量。
3、摊凉拌曲,糖化或者直接扔坛子里发酵。
4、发酵结束,拌适量稻壳蒸酒。(稻壳要清蒸去味儿)
5、蒸酒时,见气压气,掐头去尾。
总之,出酒就这么几步,想出好酒还靠个人不断理解,领悟,操作,改进。新手酿酒一定要注意细节。酿酒流程很简单,细节难把握,好酒出于精细操作。新手如果有哪些不明白的可以输入关键字,搜相关帖子。
搜帖子的方法。
酿酒真是无底洞,累并快乐着,新手到熟练,不毁几锅粮食,不走点弯路还真不行,你发这些没有个过程也理解不了。 cwsff 发表于 2020-7-15 17:09
酿酒真是无底洞,累并快乐着,新手到熟练,不毁几锅粮食,不走点弯路还真不行,你发这些没有个过程也理解不 ...
我倒是没怎么交学费,坏掉的粮食不到100元。不过17年的酒质量不稳定,和现在做的比,明显低一个档次。 请问稻壳要蒸多少分钟(上汽之后)? 紫晖 发表于 2020-7-17 14:36
请问稻壳要蒸多少分钟(上汽之后)?
视稻壳新旧程度,上汽后蒸40分钟到一个小时,不能蒸太久,也不能焖,要不稻壳软,术语叫没骨力。我看有论文写的,有的酒厂稻壳焖一夜,用量是需要增大的。 秦时明月汉时酒 发表于 2020-7-17 18:33
视稻壳新旧程度,上汽后蒸40分钟到一个小时,不能蒸太久,也不能焖,要不稻壳软,术语叫没骨力。我看有论 ...
好的,蒸的过程中是不是要敞着盖子呢? 紫晖 发表于 2020-7-17 20:41
好的,蒸的过程中是不是要敞着盖子呢?
开着盖子温度能达到多少度?清蒸是为了除去稻壳的杂味儿,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请问,粮食含水率怎么计算? zhupingyun 发表于 2020-7-26 21:47
请问,粮食含水率怎么计算?
搜帖子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