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酒 发表于 2019-10-4 10:38:27

窖泥不是泥!------被神化和污化的窖泥

本帖最后由 秦时明月汉时酒 于 2019-10-4 12:02 编辑

      窖泥是酿造浓香大曲酒必不可少的辅料之一。在自酿这个圈子,甚至在一些酒友圈子,窖泥被神化:“没有窖泥,一把大曲酿不出大曲酒。”“没有窖泥就是瞎胡搞。”“看我会搞窖泥,我做出来的就是浓香大曲酒。”
      最早见到窖泥是在电视广告上,某大师跳进窖池,挖一块窖泥,在那里闻。背景上看,窖泥形似浓密的毛发,以我所学的微生物知识看来,窖泥主要成分是活着的微生物菌落,微生物死亡后的尸体,以及少量的酒糟,少量泥巴的混合物。本质上讲,窖泥不是泥!(对窖泥的解释可以参考度娘,酿酒从理论到实践,我很少问度娘,不过度娘关于窖泥的解释,和我对于窖泥的理解差不多。)窖泥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漫长的时间中,窖泥中基本上都是对发酵有益的微生物,而且在其中积累了大量呈香物质,气味儿是芬芳的,闻起来是令人愉悦的。这种窖泥的形成,只能靠时间的积累。有这样窖泥的酒厂,作坊,就像珍稀动物!所以被神化也属正常现象。      现在我们所说的窖泥,大都是对天然产物(窖泥)的一个模仿,属于人工窖泥。酒厂,作坊,自酿不可能等几十年,上百年,在窖池搞出窖泥后再酿酒。从做酒到现在,我查阅了不少论文,其中不乏对窖泥的负面评价,有异味儿是最大的弊端。最早搞人工窖泥的人甚至从荷塘底部挖出淤泥作为窖泥使用,将淤泥的恶臭引入酒中,结果可想而知,对酒质的提升没有丝毫作用,能喝下这种酒的人,都是重口味儿。随着不断的研究,窖泥中部分微生物被鉴定出来,在人工窖泥中添加最多的是己酸菌,这是一种可以产生己酸的一种细菌,己酸和乙醇经酯化反应可以生成己酸乙酯,是浓香大曲酒中重要的呈香物质之一,也是浓香大曲酒特征之一。但是目前为止,不少人工窖泥还存在有异味儿这一重大缺陷。所以我说窖泥被污化了。随着对窖泥的研究,这一缺陷终将会被攻克。从本质上讲,窖泥和勾兑有类似之处,都是部分模仿天然产物,存在缺憾很正常。目前人工窖泥和天然窖泥的最大区别在于微生物成分,主要成分,人工窖泥的主要成分是泥,微生物成分相对单一,天然窖泥的主要成分是种类繁多的各种微生物,泥占的比例很小。       用浓香大曲,不用窖泥做出的酒己酸乙酯含量比清香型酒高,比浓香型酒低,这个说明己酸乙酯并不单单是由窖泥中的微生物产生的,在大曲中,也有不少产己酸,或己酸乙酯的微生物。大家想一下,和窖泥接触的粮食,酒糟能占多大比例?酒中很大比例的己酸乙酯还是在没和窖泥接触的粮食,酒糟中产生的。所以我们要客观看待窖泥,既不能把它神化,也不能把它污化。要不断改进,扬长避短,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酒的品质!

cwsff 发表于 2019-10-4 16:27:34

大曲我是不会搞的,进来学习下。

janwe 发表于 2019-10-4 16:40:42

下一篇大作估计就是 -- 怎样在没有窖泥的情况下自酿大曲酒:lol

秦时明月汉时酒 发表于 2019-10-4 21:38:22

本帖最后由 秦时明月汉时酒 于 2019-10-4 21:52 编辑

janwe 发表于 2019-10-4 16:40
下一篇大作估计就是 -- 怎样在没有窖泥的情况下自酿大曲酒
你估计错了,下一篇准备谈谈白酒香型。深度剖析白酒小众香型产生的原因。

hglcr 发表于 2019-10-4 21:46:22

janwe 发表于 2019-10-4 16:40
下一篇大作估计就是 -- 怎样在没有窖泥的情况下自酿大曲酒

这个简单,清香型大曲酒啊

秦时明月汉时酒 发表于 2019-10-4 21:49:43

hglcr 发表于 2019-10-4 21:46
这个简单,清香型大曲酒啊

清香型大曲酒,用的是低温大曲(清香曲),清蒸两次清工艺,我这个用的是中高温大曲(浓香,酱香曲都可以),工艺融合了清香,浓香,酱香的一些做法。

孔胖子 发表于 2019-10-4 22:21:18

顶老秦。

janwe 发表于 2019-10-4 22:27:15

hglcr 发表于 2019-10-4 21:46
这个简单,清香型大曲酒啊

各种类型都做着玩玩,学习一下。

好男儿当痛饮 发表于 2019-10-4 23:45:34

我不大喜欢浓香大曲那个浓香味,只要有淡淡的一点就好。清香大曲搞了一点,用的汾酒那个清香大曲,香味确实馥郁了点,不过老感觉有点霉味霉味的。放了半年多,淡多了,不过还是有。搞了点浓香大曲折腾一下:lol。

现任桃花岛主 发表于 2019-10-5 03:39:33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窖泥不是泥!------被神化和污化的窖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