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与酒文化
从池塘底的淤泥深处挖起尘封埋藏十几年的陶罐,启封瞬间美酒飘香,这是古人对于酿酒的慎重与执着。在1700多年前的晋代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中,记载着以这种方式陈酿的酒。几千年来,陶瓷容器一直是美酒陈酿密不可分的搭档,直到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这种传统逐渐被淹没在量产迅速的快餐文化中。泥土的气息
亲近自然的陈酿
口感是种很玄妙的东西,常年与酒缓缓交流的舌头,自然能品出微妙的区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姜是老的辣,酒是陈酿香。去杂存菁,慢慢发酵,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古人已经用数千年的行动证明,酒的生命,也在于沉淀。
真正懂得品酒之人,自然非常讲究酒的保存与陈酿。就像熬制中药,哪怕现在已经不乏各种材质的器皿,塑料的,玻璃的,金属的……却仍然严格坚持着使用陶罐煎熬。用陶瓷来保存酒,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没有猛烈的工业元素,品尝出来一种亲切和自然,如同初恋的味道。
陶瓷材料的运用和陶瓷容器产品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抗氧化,耐酸碱,纯陶瓷自然无毒。
源自优质瓷泥烧制而成的陶瓷,略有透气但又不会渗漏,对原酒的陈酿过程具有极佳的催陈效果。陶瓷经历过高温烧制环节之后,物理化学性能稳定。蕴含的天然矿物元素,对健康和酿酒也有辅益。不透光的特性,避免了光环境下易引发酒的物理化学反应,很好地保持了酒质。导热慢和受热均匀的特性,又利于保持适当的酒温,使酒不易变质。
是实用品也是艺术品
品酒品瓷品文化
酒如琼浆瓷如玉。
也许没有人能拒绝,边饮美酒,边带着那迷离微醉的眼神,扫一眼唾手可得的艺术品。香古色的大酒坛,玲珑小巧的掌中宝,艳丽多彩的瓷瓶,清新脱俗的手绘……酒波荡漾,微抿浅尝,闭目沉思,怡情养性,悠然自得。
翩翩品酒,把玩艺术。陶瓷酒具是实用品,也是一种文化品,在实用性的面前,更要加上艺术,一种融于生活的艺术。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传统的礼仪之邦,礼仪落实在形式上有诸多讲究,单就酒具来说,就令酒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呈现。
近代陶瓷艺术,一百年前蜚声海外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开创了一个时代。敢于创新求变,不仅创造了釉下五彩,也创造了如今兼容并蓄更加丰富多彩的陶瓷艺术。而现在,这种艺术品正日益走进生活,进入寻常百姓家。艺术陶瓷酒具受到青睐,预示着这种传统文化的回归。
风雅不仅是举止,更是一种心态。也许有人热衷豪饮,提倡细细品尝,适量饮酒有益身心。这是一种用心品味的态度,如同品味人生。否则,做那猪八戒吃人参果之态,不仅白白浪费珍馐,少了很多乐趣,更有狂饮伤身的隐患。
手中的五色陶瓷酒具,随着心情旋律微微摇摆,朋友的话语仿佛远在天边,又好像近在眼前。时光不会搁浅,停留的只是一时的美好心情,斟一杯流年陈酿,在看得见的瓷杯和透亮的酒中,承载着流传五千年的泱泱酒文化。 中国古代的东西是很不错,很自然,柔和。
就像中医,认为人就是整体,各个器官互相影响,慢慢调理。不像西医单刀直入,一是一,二是二。
陶坛的避光,透气,无毒害,保温效果好,再来点花雕(花雕也指陶坛外花纹,图案)。总的来说是强玻璃上百倍。
页:
[1]